皮皮范文网欢迎您!
首页 >  实用工具 >  文摘 >  人物 >

决断的胆识和勇气

在中国的“卫星之父”孙家栋的传奇人生中,人们忘不了他的三次“临危”决断。

1967年7月钱学森点将,让38岁的孙家栋担任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总设计师。在“东方红一号”的研制过程中,在一次向周恩来总理汇报进展情况的会上,孙家栋说:“总理,目前卫星的初样试验已经基本完成,可是正样卫星的许多仪器上都镶嵌有毛主席的金属像章,安装紧凑的卫星仪器可能会由于毛主席像章而导致局部发热,还会涉及重量分配使卫星运行的姿态受到影响,另外也会增加卫星的整星重量,使火箭的运载余量变小。”这既是一个科技问题,又涉及到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当时正是“文革”的高潮,“三忠于四无限”的个人崇拜把人们的情绪推向极端,可想而知,对毛主席像章发表不同意见要冒多大的政治风险。周恩来认真地听完了孙家栋条理清晰的汇报,神情严肃地说:“我们大家都是搞科学的,搞科学首先应当尊重科学,应该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把道理给群众讲清楚,就不会有问题。”在周总理的支持下,果断地去掉了那些毛主席像章,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一举发射成功。

1974年11月5日,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即将发射,当调度指挥的扬声器里传出洪亮的口令声:“一分钟准备!”就在火箭托举着卫星即将点火升空的刹那,研制人员突然发现卫星没有按照设定的程序转入卫星内部自供电。这意味着运载火箭如果发射,将会带着不能正常供电的卫星升空,送入太空的将会是一个重达两吨重的毫无用途的铁疙瘩。千钧一发之际,孙家栋不顾一切地一声大喊:“停止发射!”因为这时如果按照正常程序逐级上报已经根本不可能了。发射程序虽然终止了,可孙家栋却由于神经高度紧张而昏厥了过去。处理完故障后,卫星和火箭重新进入发射程序。4个小时后,“各系统转内电”的口令再次发出,随着“点火”命令的下达,火箭在震耳欲聋的呼啸声中冲出了发射台……

1984年4月8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携带“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然而,卫星在经变轨、远地点发动机点火进入地球准同步轨道,向预定工作位置漂移时,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通过遥测数据发现,装在卫星上的镉镍电池温度超过设计指标的上限值,如果温度继续升高,刚刚发射成功的卫星将危在旦夕。这时,孙家栋再次发出了打破常规的指令:“立即再调5度!”同样,正常情况下这一指令需要按程序审批签字后才能执行。但情况紧急,各种报批手续都已经来不及了。工作人员在立即执行的同时,为了慎重,临时拿出一张白纸在上面草草写下“孙家栋要求再调5度”的字样要孙签名。他毅然拿起笔签下“孙家栋”三个字。天上的卫星执行了地面的指令后,热失控被制服,终于化险为夷,保证了定点和长期稳定运行。

这三次决断,显示了一个科学大师成竹在胸、力挽狂澜非凡的胆识和勇气,也彰显了他淡泊名利、临危不惧高尚的情操和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