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端午佳节来临之际,粽子就在市场上畅销起来了。
不论是超市中,还是里,都随处可见粽子的身影。过端午节,必定会吃粽子。据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时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这种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已从古流传至今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粽子的品种也越来越繁多。市场上,卖粽子的不停地吆喝着,来来往往的人精挑细选着自己中意的粽子。红豆馅儿的粽子,绿豆沙的粽子,猪肉馅的粽子,腊肉馅儿的粽子应有尽有。一个个粽子被绿油油的粽叶包裹得严严实实,靠近粽叶便可以闻到一阵淡淡的清香,给人一种沁人心脾的感觉。
外婆是一个比较讲究的人。每每到了端午时节,她就会起一个大早,其实是为了去集市挑选新鲜的粽叶。她会提早几天把从市场上买来的糯米用水泡好,将包粽子用得上的食材准备好。外婆会打电话叫上我和,一起包粽子。外婆做起这些事情来总是很细心,该有的东西一律不差。我们一家人老老少少围在前包粽子,在外婆看来,粽子还是自己亲手包的才最清香可口。
外婆包粽子的手法十分娴熟。她先将几张洗净的粽叶合在一起,摊在手心里,再将小心翼翼地卷起,让手里的粽叶呈一个圆锥形,用左手大拇指粽叶的外皮,使劲儿把几张粽叶的重合处压实,接下来,就可以往粽叶里放糯米了,其中,可以添上红豆,绿豆,猪肉等馅料,这时,外婆会笑眯眯地说到:“到了这一步,一定要记得把糯米压平,压实,好上锅煮。”接下来,外婆顺手从身旁抽出一根细绳子,将整个粽子来了一个五花大绑,,捆好后,一个粽子就大功告成。我学着大人们的手法,包着粽子,也不甘示弱。
接下来,是一个,两个,三个……重复着上面的步骤,粽子很快就堆满了一张桌子。虽说包粽子看上去并不难,但是要亲手包好一个粽子也并不是那么容易。
粽子的大小不一,有的挺着一个大肚子,看上去并不是那么秀气,不过论味道,也还算得上是绝对的正宗货。
一锅粽子大约要在沸水里煮上几十分钟,待到一阵清香扑鼻而来,热气腾腾的粽子就可以出锅了。轻轻地剥开那一层粽叶,糯米的香气中夹杂着粽叶的香味,那才叫一个美啊!蘸上那香甜可口的糖水,一口咬下去,心里不禁感叹到:“此乃人间之一大美味啊!”蜂蜜一般的汁水从食道慢慢滑向胃,口腔里留下的是糖水的甜,糯米的鲜,粽叶的香……我学着古人的样子,一边回味着粽香,一边说到:“真可谓美哉,美哉!”
外婆站在一旁说到:“这粽子确实香甜可口。”
端午节的粽子,唯独钟爱外婆包的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