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特别爱吃粽子,但奇怪的是,她从来只吃家人手工包的粽子,商店里玲珑的迷你粽,漂亮的锥形粽丝毫不能让她动心。我挺纳闷,时常问她为什么,她总是随口回答:“这些怎能跟外婆包的粽子比?”
又逢端午,浓浓的粽香味飘满了整个屋子,闻着都觉口水直流。再看那不怎么进厨房的老妈,早已站在了正忙活的老爸身边,端着碗,直乐呵,瞧这情形,我不由地叹了口气,不就过个端午,吃个粽子,用得着这么开心吗?我一头钻入书堆,个人感觉端午唯一的乐趣就在于缅怀那正直爱国的诗人屈原,老百姓对他的关心与怀念也令我感动,品一品他的绝笔诗,想一想脑海中的龙舟,看一看记忆深处的端午画面,这是我的过节方式。
“粽子出锅喽!”老妈夸张的欢呼声把我从思绪中拉了回来,我悠悠地走出房间,坐到餐桌旁,淑女地吃起了粽子,偶尔抬头看看老妈,去总被她碗里满满的粽子吓了一跳,没见过这么爱吃粽子的人。转眼我又被桌上的咸鸭蛋吸引住了,粽子锅里煮的鸭蛋就是不一样,不仅是颜色,就是味道也被粽叶浸染,透着一股清香,我随手拿起一个鸭蛋,敲破了壳就往嘴里塞,却被老妈温柔地制止了,她小时候过端午的情形也随之在她的嘴里徐徐展开:妈妈小时候,姊妹三个,只有公公一人工作,家里经济条件差,平时没有好吃的,可每年端午节,外婆会毫不例外地包粽子,煮咸蛋。三个小馋鬼更是早早准备,精心编制挂在胸前的小网兜,开始期盼端午节的到来。等到粽子飘香,姊妹三个便迫不及待围在锅旁,既兴奋又紧张,因为只有平时表现好的才可以多吃粽子,挑大的咸蛋。真正分到了咸蛋,才舍不得立马吃掉呢,挂在兜里,敲个小洞,用铜条敲成小勺,一点一点抠着吃,慢慢品味,细细分享端午节的幸福……吃完后,还要搞些恶作剧,灌些细沙,放在土堆或别人的鸭窝里,天真地等着别人上当。听完后,我似懂非懂,一个劲的笑那时的妈妈傻透了,一边又对那时的端午无比向往。我又问妈妈,为什么她只吃外婆,奶奶包的粽子,妈妈笑了,妈妈哪里是爱吃粽子呀,只是那种感觉让人回味:那时候,外婆煮好粽叶,架起长凳,准备好包粽子,我们小孩最幸福的时光就开始了,姊妹三个哪也不去,欣赏着外婆娴熟包粽子的模样,心里充满了期望,等粽子下锅,我们更是急不可耐,一会儿往炉灶里添把柴火,一会儿问问外婆何时粽子才会熟透,直到粽子出锅,三姊妹还要一个劲地说着好话,争着让外婆给自己先剥,外婆也不气恼,乐呵呵地解开一个个粽子,放进小馋鬼的碗里,看着三个孩子狼吞虎咽,香气、热气飘满整个屋子,心里也是热血沸腾,说到这,妈妈陷入了沉思,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我望瞭望我手中的粽子,突然觉得它原是如此诱人,每一粒饱满的米粒都化作了奶奶慈祥的笑容,我一小口一小口地嚼着,仿佛也看见了奶奶洗粽叶,包粽子的辛苦,心中泛起一丝苦涩与甜蜜,粽子热腾腾的气儿也飘进了我的心田。
粽子出锅喽!想着奶奶可爱的笑容与粽子的甜美,我对端午又多了一层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