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的星期四、五教学了利息问题。而在之前的教学内容分析里就知道,这部分对小孩子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教学时会有一定的难度。的确,日常生活当中,孩子们对利息问题接触很少,可能有部分孩子到现在很没进过银行呢!再加上利息问题中的那些“本金”、“利息”、“利率”和“税后利息”的概念也不是很好理解,“利息”与“税后利息”的计算公式的应用也要因时间的不同,代入的数据也要相应改变,因而,在教学方面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如何教学这个问题呢?看着自己所备的教案,觉得按照教案去上,课后采用“题海战术”,检查的效果还是可以的,最多就是“牺牲”那部分“下层生”的“利益”咯!但是,细心再想,这样做只会是应试教学,能真正让孩子体会到数学源自于生活,而又为生活服务吗?不能。能真正让孩子理解并掌握这个知识点吗?也不能。正当我头痛着的时候,俊翘来找我,说是班上的背投大电视的电视罩过两三天就会做好了,那回来后那张单要不要我签字。当我们谈到让他先把钱垫着,然后再在存班会费的存折里提回相同数目的钱还他的时候,我灵机一动,脑瓜子里已经酝酿着怎么上了,并暗自为自己的小聪明得意着!
课前,我把儿子去年的“利是”全取出来,取时还顺带抄下了存期的年利息。
上课了,我二话不说,在黑板上写上“关老师2003年12月7日在中国人民银行给儿子存了500元”,写到这,班里想起了不少的“哇”声。接着,我往下写“2004年12月7日我到银行把帐户取消,结算时我本能拿到了511.25元,但最后到手的是509元”,我细心地听着下面的反应。开始静了一会儿,然后,有人似乎提出异议:“怎么会多了呢?”“当然啦,钱存到银行有利息的吖!”孩子们就这样议论开了。
孩子们议论着,我在乐着。忽然,一把很大的声音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我身上:“老师,你在编故事骗人。”望着孩子们一双双有所期盼的眼,我不慌不忙地扬了扬手中的提款单据:“可是真的哦。请阿辉把它读出来吧,要片字不漏的读出来。”
“中国人民银行取款……”
阿辉听话地一字不漏地读完了。 “500元是我存的原数,叫本金;511.25元是……” 我的利息问题的教学也从这顺利地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