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5
教学目标:
1、指导阅读例文,通过分析内容及行文特点,知道写植物要观察它的茎、叶、花,并注意其各自的特点,然后准确生动地写下来。
2、指导阅读“习作要点讨论”,并结合例文,进一步明确叙述的植物要有层次感,有侧重点,有本属性。
3、指导学生进行“定性”。这次习作要让学生写“点”,尽量避免涉及“面”。
4、指导学生进行选材,应当选熟悉的、喜爱的、独特的植物来写,便于写得出,写得好。
教学重点、难点:能按习作要求写一篇关于植物的简单的研究报告。
教学准备:观察植物的茎、叶、花,并注意其各自的特点,然后准确生动地写下来。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前的习作要求,了解写研究报告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了解例文的材料选择与安排。
3、能按习作要求写一篇关于植物的简单的研究报告。
教学环节 达成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明确训练要求
1、生活中经常会发生一些事情,值得我们去关注。你认真观察过身边的事物吗?写植物、细致观察、写茎(或干)、叶、花(或果实)、写出特点、由说到写。今天,我们学习第五篇作文,板书:习作五
二、学习“习作要求” 本次的习作对象是身边的一两种植物。习作的内容是:你的发现、你的研究成果。
1 .自己读读本次的习作要求,边读边想:习作要求说了什么?
2 .互相讨论,交流。
3 .小结:习作内容是“你的发现”“你的研究成果”,习作的对象是身边的一两种植物。写作的步骤:
a、确定观察的对象。
b、对选择对象仔细观察,并在此基础上认真研究。可通过询问他人、查阅资料等方式搜集资料。
c、把观察结果有条理地记录下来,还可配上图片或插 掌握写作方法。
三、学习例文,掌握写作方法。
1、 在讨论的基础上,学习例文,掌握写作方法。 这里有一位同学写的有关植物的研究报告,自己来读一读。
2、对照刚才我们总结的习作步骤,小作者是怎样选择材料、怎样安排的呢?
3、那么,老师在课前已经布置的作业:你们选好一处的一两种植物,确定观察的要点、作用,你们有收获了吗?
4、指名读例文,想想:小作者是怎么写的呢?。
5、互相讨论、交流,让学生自己悟出来。
四、讨论注意点
指导学生按照顺序观察,写出植物的特点
1、 观察顺序:
a、时间顺序。(四季,早、中、晚)
b、方位顺序。(立足点)
c、动用感知器官的顺序。
d、整体到部分,部分到整体,部分到部分。
e、由静到动或由动到静。
2、写出特点。
a、抓住要点,考虑周到。
b、观察细致,全方位地感知体验。
c、用词恰当,表达清楚。
d、发挥想象,形象生动,增强美感。
e、学会按照顺序观察,写出植物的特点
f、将刚才讨论中自己感兴趣的植物写下来,注意详略得当。
五、动手试作,巡回指点
1、学生仿照例文,各自完成书面作文 对照习作步骤,你能简单说说你的研究成果吗?。
2、指名说,师生共同评议。
3、把刚才说的写下来。 四人一组相互讨论、交流。 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4、学生仿照例文,各自完成书面作文,师巡视指导。
板书:
确定观察对象
习作五 仔细观察、研究
记录研究成果
第二课时
习作内容:介绍一种植物。
习作题目:自定。
习作重点:把观察到的、询问到的、查阅到的资料整理成文。
一、读写迁移,运用写法
1、确定习作内容及要点。
⑴你准备介绍哪一种植物?
⑵在观察的基础上介绍产品的外部特征,如形状、颜色、大小、茎、叶、花、果实等。
⑶在询问和查阅资料的基础上,介绍该植物的营养价值或用途、食用方法等的科学原理。
2、组织学生交流、评议。
3、教师指点:介绍植物的三个方面内容时不要平均用力,要注意有详有略,侧重写一两个方面的内容,注意说法要有根据。
4、学生起草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交流习作,指导修改
1、指名学生读习作,师生共同评议。
2、小结提出修改意见。
3、学生修改。
六、佳作欣赏。
课前思考:
本次习作与习作3《我的发现》有相同之处,都是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细心的观察,发现新的现象,解决新的疑问,但在学生习作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习作的深度也在不断地增加。像这篇习作,是让学生尝试写研究报告。那么,什么是研究报告呢?它是“一项科研任务,在遵照研究计划进行研究,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之后,应该撰写研究报告。这是研究工作的最后环节,是教育科研工作全过程的缩影,是研究结果的文字记载。它能将研究结果全面、正确地反映出来,体现研究成果的价值。”我们虽然没有这么系统,但过程却也没少。在指导学生习作前,首先要让他们寻找自己的研究对象:一两种植物,并对它(们)进行仔细地观察,认真研究,对于自己发现的问题,可通过询问他人,或者查阅资料等方式搜集材料。要上好这节习作课,学生在课前的准备一定要充分。
培植平菇
平菇,妈妈说它是一种菌类植物,用来做菜时鲜美可口,还很有营养。听说邻村有户人家靠种植平菇还发财了呢!嘿,我也来试试。
今年三月初,妈妈带我从邻村买来了三包平菇菌种。这菌种已经和稻谷、小断柴等充分搅拌、踩实,并且已经蒸透、消毒过,然后被装在小碗口大的直圆柱形塑料袋里,口子封住了。听有经验的人说,要是塑料袋周围泛白了,那就会开始长平菇了。果真如此吗?
起先,我把菌种放在阴暗的角落里。然后每天定时观察,发现土灰色的菌种渐渐泛黄,后来表面生出了一些小白点。小白点渐渐增多,但总不见全部泛白。我很纳闷。当我知道那平菇专业户和我同一批的菌种,已经变成平菇上街出售的时候,我心里焦急起来。于是我决心去侦查一下。
我走到他们的平菇房里。气温与外界相差很大,一看挂在室内的温度计――摄氏30度。我顿时明白,我家放平菇菌种的地方温度太低,估计只有20摄氏度,所以……有了!于是,我赶紧回家,把菌种移到窗口,让它接受阳光的照射;晚上放在纸盒里学爷爷做酒的方法给它保暖。果然,没过几天,塑料袋像装了劣质的石灰粉,菌种全泛白了!共4页,当前第2页1234
过了几天,“小伞包”长出来了,一丁点儿,白嫩嫩的,生长速度很快。一天以后,白嫩的小芽儿长得已经有一元硬币那么大了。到第三天中午,我再去看时,急得直跺脚,原来白嫩嫩的平菇都变得焦黄了。爸爸和我一起仔细观察,发现塑料袋被太阳照射后,里面的水汽把它与平菇嫩芽粘在一起,嫩芽被烘萎了。我好伤心,但不甘心失败。我一边看着萎缩的“果实”,一边用手抚摸着菌种袋,心里揣摸着:平菇水灵灵、白嫩嫩,一定喜欢水份。这菌种袋接受阳光的照射,虽然得到了温暖,但里面的水份被晒干了,嫩芽能不被烘萎吗?
我去掉塑料袋,把菌种散放在去盖的纸箱里,上面遮块湿布,把纸箱放在阳台口,并且定时向布上洒水,使平菇既得到水份,又得到合适的温度。三天后,啊,“小伞包”把湿布都顶高了,又白又嫩。又过了两天,我就喜滋滋地采下了第一批鲜嫩的平菇。
从买菌种到收获第一批平菇,我共花了近二十天时间,最大的收获是――菌种生长的最佳温度是30摄氏度,平菇生长不但需要适当的温度,还需要适当的水份。
培植平菇,我品尝到了劳动的快乐,更懂得会思考的劳动者收获会更多、更好。
授后小记:
今天的课重在指导学生如何写好本次习作。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习作要求要相当明确,这样才能够切合题目实际,抓住中心展开写作。同时,例文的学习作用也很大,可以引导学生找到写作的基础思路:(1)确定观察对象;(2)发现问题(或现象)(3)解决问题(可通过讨教别人或查阅资料等方式)(4)谈谈自己研究的感受及想法、做法。当然,并不一定要求学生都这样做,只要能够将对观察对象的研究内容写清楚,便可以。
课前思考:
本文的教学目的是观察周围的植物,主动发现植物的一些有趣的特点,从而产生,并通过多种途径解答疑问,将这样的过程写下来。
本习作教学主要突出“我”的活动过程,既是培养学生关心身边事物、培养观察思考能力,搜集信息能力,又以此为渠道培养学生习作表达能力。
本习作的结构是培植、观察、疑问、询问、查资料等内容,表达“我”的真情实感,写出我的真实想法。
本习作教学注重作前准备,长期观察,精心选材,勤于思考,善于发现,特别强调“发现”的过程,强调“发现”意义的挖掘和选择。
作后反思:
由于作前已经做了较多的准备,故部分学生在没有讲授之前,就已经有了较好的素材,就能成文。
不过部分学生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材料的选取,尤其是个别学生没有按照老师的事前布置,养殖植物、观察植物,没有内容写。
另外一个问题是学生手头资料比较丰富,而真正自己发现的内容少之又少。
授后小记:
张校说得很对,其实本次活动学生的心理活动也非常重要,学生如果能够将他们内心的疑问、想法、思考过程写下来,将会是一篇非常优秀的习作。从学生的习作情况来看,查阅的资料是很丰富的,而且也相对较完整,但如果说到自己的过程,则比较被动。有些小朋友是根据查到的资料而进行习作,并不是因为发现了问题而查阅资料,试问这样的习作有什么意义呢?因此,在习作的交流中,我又一次强调了本次习作的重点,如果写不好,我们可以再花一些时间,重写(先观察再写)。一切为了学会方法,一切方法为了学得更好。共4页,当前第3页1234
授后小记:(两课时)
明确这次写作的内容,要求。本次的习作对象是身边的一两种植物。习作的内容是:你的发现、你的研究成果。指名读例文,想想:小作者是怎么写的呢?互相讨论、交流,让学生自己悟出来。让学生学会按照顺序观察,写出植物的特点。
1、观察顺序:
时间顺序。(四季,早、中、晚)
方位顺序。(立足点)
动用感知器官的顺序。
整体到部分,部分到整体,部分到部分。
由静到动或由动到静。
2、写出特点。
抓住要点,考虑周到。
观察细致,全方位地感知体验。
用词恰当,表达清楚。
让孩子们发挥想象,形象生动,增强美感将刚才讨论中自己感兴趣的植物写下来,注意详略得当。将刚才讨论中自己感兴趣的植物写下来,注意详略得当。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如何写好植物:
要写某种植物,先要观察它的外观形态(就是形状、状态)。如花、草、树等,它们的根、茎、叶、花、果的颜色、形状都不尽相同。我们就要仔细观察,互相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就能抓住它们的特征。
写植物要做到言之有序,即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都要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为了写作时有一定顺序,看图时首先要确定好顺序,先看什么,后看什么。一般地说,观察顺序就是写作顺序。
一般讲来,写植物的顺序有两种:一是静态观察的基础上,按照植物的主干、枝杈、叶片、花朵、果实等在空间位置的顺序来写,如先写主干,再写枝杈,后写花朵或果实,具体先写什么,详写或略写什么,要根据文章的中心、重点来决定;二是在动态观察的基础上,按照月份、季节的顺序,也可以按照早、午、晚的顺序,如先写春季里,植物的叶怎样、花怎样、枝怎样,夏季里的叶怎样……秋季里又怎样……要注意的是叙述中要有重点,要突出植物在不同生长期里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