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欢迎您!
首页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

《我叫“神舟号”》的教学案例

一、教学理念:较好地体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课程标准》建议: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根据教材特点及一年级孩子的身心特点,在本教案中,从情境导入到初读课文,到质疑问难,拓展活动,每个教学环节中都渗透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一新的理念,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自主的学习情境。教师采用多媒体画面、贴图、充满激qing的话语、表演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十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学习方式来学习,如在朗读课文中,让学生当小老师带读,“谁想带读谁就读”;在初步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读给大家听”等等。教师不仅要关注每位学生,而且让学生在课堂上好奇地问,自信地读和说,尽情地体验,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积极、愉快地参与学习。

 二、教材分析

 这篇科普童话描写了“神舟号”飞船在太空中飞行,与神话传说中的嫦娥相问答的情景,展现了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新成就,表达了因此而自豪、欣喜的思想感情。

 全文三个自然段,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

 一“问”。嫦娥巧遇在太空中散步的飞船,友好地发问,希望知道飞船是从哪里来的。

 二“答”。飞船应声作答:先介绍名字——“我”叫“神舟号”,次介绍由来——“从中国来”,再介绍自己这次飞行的任务——“科学家派我来做飞行试验”。

 三“求”。嫦娥听了回答十分高兴,请求飞船返回时把她带上,她要回家看看。

 “问”→“答”→“求”,三个自然段以对话形式展开,井然有序,贯穿其中的思想感情是惊讶、自豪、向往,让人感到亲切自然。

 三、情境创设

 情境教学是通过直观手段和语文描述相结合,渲染一种与教材相吻合相协调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情趣,从而把学生的情感和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音乐、图画、语言、故事等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情境,加深了对语文文学的理解和思想感情的体会。如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现了由课文插图画面的延伸和音乐,教师这时再动情地评说一段话,将图画、音乐、语言并用,化静为动,渲染了课堂气氛,有效地创设了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感情,为更好地感知、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在本课教学一开始,就播放了一艘飞船在太空中自由、快乐的遨游画面,并且配有很奇妙的音乐,创设了一种非常奥妙的情境。而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注意力很容易的被充分吸引,思想和想象的大门随之被打开,审美情感也就得到了熏陶,由此学生们也会情不自禁地尽情表达自己的感受,为了解祖国科技迅猛腾飞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铺垫。因此,在本课中学生在观看了情境导入之后,很快就联想到了我国在2003年10月15号发射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及著名的航天英雄“杨利伟”,针对此话题我和学生们展开了一番讨论,并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去想象太空中奥秘。然后又追溯到神舟五号的大兄弟即课文中的“神舟号”,从而很自然地导入课题。3页,当前第1123

 另外,除利用多媒体进行创设情境外,还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出某一种教学情境,从而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本课教学中,我抓住了一种朗读情境,在让学生对课文产生了一种喜爱之情后,教师立即指导学生朗读。在指导朗读时,也发挥并利用了多媒体的优势,依次出现嫦娥与飞船对话的画面,并配上相应的文字,让学生在听老师读、学生互读、分角色读、学生当小老师领读、比赛读等,并在读后加以评议,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老师也随即给予表扬和奖励,这样“读”就落实到了语言实践过程,也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使整个课堂在语文实践中“活”起来。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创设情境。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月宫里面住着一位美丽的仙女是谁吗?(学生答是嫦娥)嫦娥是后弈的妻子,因为偷吃了长生不老药,才奔上了月宫。她上天后一直思念家乡,所以有一天晚上她出来散步,这时候她遇见谁呢?(flash分别展示嫦娥从月宫出来及神州号在太空上自由`快乐地飞着,然后相遇的情景)。

 生:你看!是嫦娥!嫦娥从月亮里出来了!好美哦!

 生:咦!神州号还会飞耶,它真美!

 师:(flash画面停止),小朋友们,你们刚才看到谁和谁了?他们又怎么样了呢?

 生:我们看到嫦娥姐姐和飞船了,他们遇到一起好象还在说话呢!

 师:那么到底说了些什么呢,请你们把书打开自己小声的把课文读一遍!

 (二) 理解课文,重在朗读。

 师:小朋友们,读完了这篇文章,你们知道了什么呢?(学生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

 生:我知道嫦娥姐姐问了飞船两个问题?(此学生观察很仔细,说话很精炼)

 师:你真会看书!那么是哪两个问题呢?

 生:一个是“你从哪里来?”另一个是“以前怎么没遇见你?”

 师:你真棒!问题回答的非常好。(奖励一朵小红花并贴在身上,学生乐的美滋滋的,很自豪的样子,教师随机在屏幕上点出这两个问题)。

 师:小朋友,你们想想嫦娥姐姐在问这句话的表情会是什么样呢?(学生一时不能了解)那么,让我们来看嫦娥是怎么说的,好不好?(点击flash画面)。

 生:哇!嫦娥姐姐说话了!(学生高兴地互相拍手)

 师:谁想当嫦娥也学她来问一问?(学生争先恐后的举手,没喊到的学生都哎声叹气)

 【在此,我是想把学生容入到情景中去,以便更好地去领悟。通过朗读训练并采用多种朗读方式,激发学生们的兴趣】

 师:对于嫦娥提出的两个问题,如果你是飞船的话,你会怎么回答呢?(学生基本上回答的都是书上的)

 生:老师,我还想看飞船说话!

 师:你想看,老师也想看!(学生们纷纷地说他们都想看)

 【点击flash画面,出现飞船精彩而有趣的回答】

 生:咦!真好玩,飞船也会说话!(学生们看的津津有味)

 [随后,小老师领读,想当飞船的读、齐读等。并及时背诵]

 师:从飞船的回答中我们可以找到嫦娥问的哪个问题的答案(齐说“你从哪里来?”)那么,嫦娥姐姐为什么以前没见过飞船呢?同座位的互相讨论一下。

 生:因为以前没有飞船。

 生:因为以前人的头脑不聪明,不会造飞船。3页,当前第2123

 ……

 师:你们一个个都是智慧星,真爱动脑筋!

 (三) 思维拓展,展开想象

 师:我们知道嫦娥姐姐认识了飞船之后,有个愿望就是想回家看看,如果她回来的话,你准备怎样接待她呢?(学生对“接待”一词产生歧义)

 【学生大胆去去说,呈现了吃的、穿的、玩的,甚至是祖国的现代化变化等多种不同答案】

 师:老师和你们想象的差不多,老师还带来了好多的图片呢。(屏幕出示祖国变化的各种图片)

 瞧!我们的祖国正在发展和强大,我们的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从“神舟号”也就是 “神舟1号”到今天的什么?(大部分同学很顺利的回答了“神舟5号”)还有一个大英雄(学生立即说出“杨利伟”的名字)对!神舟5号是我国前不久(即 2003年10月25日)才发射的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而杨利伟叔叔呢就是第一位飞上太空的中国人,对他们你们还知道什么,谁来告诉我们?(由此展开讨论)

 师: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想知道我们的小朋友有什么想法?

 生:我想造个神舟6号。

 生;我想当个科学家。

 生:我想当个航天英雄飞到天空上去探索世界的奥妙!

 ……

 师:太好了,我相信你们长大了一定会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丽富强,老师在这里祝你们梦想成真!

 五、自评:

 开放的课堂,给了学生开放的思维空间;开放的要求激发了学生读的兴趣和自信。这节课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改革和语文课程标准精神,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前提,以创设自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为条件,以教师激励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为手段,以多种学生主题活动为形式,较好地促进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六、点评:

 1.采用以读为主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

 《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突出了课堂教学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在实践中学习,从而促进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本环节马老师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此理念,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抓住一年级教材“小”、“实”、 “活”的特点,将读的练习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由于学生对课文的体验和感受是存在着差异的,因此在朗读时没有强求一致,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语气、语调和情感处理方式。通过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等活动环节,学生由读通课文到读懂课文到会读课文,经历了“三读”的语言实践过程,主要是让学生充分体验祖国科技的迅猛发展及日新月异的变化。

 2.充分、有效的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加强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

 教师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形象性、鲜明性的特点,设计了符合本课教学的课件,把形、声、色、光、情、意融为一体,创设了情境,使抽象的文字变为生动直观的画面,化静为动,尤其是“神舟号”与“嫦娥”的对话,给学生以身临其境之感,美妙的文字激活了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使他们对课文中的人物和事件产生了共鸣,都想把“嫦娥姐姐”带回家,向她诉说祖国的沧桑之变,感受人间的友情。可见,现代教育技术不仅促进了学生构建新知,培养了语感,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了学生的发展。3页,当前第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