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你的未来,我回我的过往
光暖暖地洒在老花砖上,时间仿佛在这里静止了。
这里是GOODONE旧物仓,老式家具、台灯、自行车、花砖、打字機……里面堆满了厦门近一百年内的旧物,每一件物品都是由“旧物君”从城市的各个角落收集而来。每一件物品都承载着一段人生,一些往事与记忆。
旧物仓的主人就是杨函憬。
上世纪60年代的鸡公碗、70年代的公粮票、80年代的铁皮盒子、90年代的磁带、风行一时的二八大杠自行车、旧沙发、老式大碗柜、老花砖、老铜锁等,每一件物品似乎都有着自己的生命,在岁月的长河里磕磕碰碰,或多或少有些损坏和残缺。这些老物件,很多已经被我们的生活淘汰了,但对杨函憬来说,这一切都是宝贝。
以前,杨函憬是一名创意设计师,拿着不菲的薪水,过着不错的生活。
直至2003年,他偶然在旧货市场遇到了一个做饼的木头模具。杨函憬拿着这个模具,仿佛看到了它被使用时的模样,他被它自带的沧桑感深深地吸引了。从此,杨函憬对旧物的热爱一发不可收,几乎是遇到了就收。
为了收旧物,杨函憬辞去了工作,穿梭在厦门的大街小巷,到后来甚至还发展出了不少“线人”。这些线人有的是收废品的大爷,有的是二手店的老板,有的是居委会的大姐,分别分布在鼓浪屿、八市、将军祠、夏港等老城区。
2005年,杨函憬在一栋旧别墅里遇见了花砖。即便是最新的花砖也有着30多年的历史,而且每一块花砖都是旧时的手艺,这在杨函憬的眼里简直是闪闪发亮的宝物。
从此,杨函憬又踏上了一条不归路——收花砖。
哪里有花砖的影子,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甚至去工地、拆迁的旧市区做民工,不为别的,只为挖砖。
有很多人笑他疯了,笑他傻了,不理解他为何要辞掉好工作来做这件不务正业的事情。
面对质疑时,杨函憬只是笑着摇摇头,任性而倔强地回答:“你去你的未来,我回我的过往。”
一堆旧物,一种情怀
2012年,杨函憬遇上了经济危机。十几年的积蓄花光了,生活窘迫到连吃饭都成了问题。除了七八个仓库的心爱旧物,他一无所有。杨函憬坐在旧物间,看着心爱的旧物和不时拜访的老鼠,想着因收旧物而欠下的债务,心生无奈。
于是,杨函憬在微博上发出了一条“清仓”信息。他打算清掉老物件,当然,他希望买走它们的人,是爱它们的人。
或是刚好赶上了复古的浪潮,或是很多人心里都隐藏着一个忘不掉的过去,杨函憬的旧物仓刚开就受到了追捧,前来参观购买的人络绎不绝。在那个没有灯的老仓库里,人们在晚上举着蜡烛或手电筒来看那些“破烂”。
“呀,这和我当年用过的一模一样!”手牵手的老奶奶们会专程来看看她们少女时用过的梳妆台。
“我当年出嫁,这个就是我的嫁妆。”一位阿姨仔细摩挲着那台老旧的缝纫机。
站在杨函憬的旧物仓里,厦门近百年的旧时光,就这么轻易地出现在你的面前。
有人在老照片里找到了自己或认识的人曾经的身影,热泪盈眶;有人千里迢迢从北京而来,就为了寻找曾经熟悉的老手风琴;也有人不远万里不惜代价,只为一件已经被淘汰的水暖空调。
时光太快,脚步太慢。杨函憬的旧物仓,唤醒了许多人内心深处的温柔。杨函憬没想到,这疯狂而又不务正业的事,曾经让他险些破产,如今却奇迹般地成长起来,不仅给他带来了力量,也给许多人带去了温暖和慰藉。
旧仓库,新秘密
“旧物仓知道了这个城市的好多新秘密,感谢那些爱着旧物再造的人,因为你们,旧物的生活美学才能更顺畅地延续下去。他们,才是城市之光。”
2016年,GOODONE旧物仓搬离了老仓库。重新扎根的旧物仓也在原有单一的旧物经营基础上,生长出了中古厨房、生活美学院,打造成了杨函憬的生活美学试验场。
中古厨房的诞生,缘于2013年的冬天,杨函憬和小伙伴太想吃一顿围炉,于是,便打起旧物仓里卖得最难的杯碗茶碟的主意。在这里,用最简单的烹饪方法重现了妈妈的味道,原来世上最好的厨师是妈妈,最好吃的美食在故乡。
曾经有一位客人买了难卖的鸡公碗,因为他想复原一碗外婆曾经做的面的味道。“想起当年外婆从厨房里端出的那碗面条,从外婆端碗的指缝中露出的鸡公头,面条吃完露出碗底圆印中的荷包蛋,现在无论怎么回忆都做不出当年的味道,总觉得必须有个鸡公碗盛着,才是真正的外婆的面。”
杨函憬还把旧物仓开到了厦门机场,成了全世界第一家在机场里卖“破烂”的店。“一件理想主义的事情,可以通过坚持的力量让它持续下去。”
也就是在一无所有的时候,杨函憬才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自己对旧物的爱,因为“即使人生从负数开始,我也不想放弃旧物”。按杨函憬的说法,人往往在身处绝境的时候才能更看清楚自己,在孑然一身的时刻,仍旧不愿放弃的,才是命里终须有。
他说:我们不能选择停止,却可以凭借旧物的指引回到那些仍还有点余温、有朴实生活与美好回忆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