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一辆出租车上,听司机一路骂骂咧咧:“怎么开车的……这么烂的水平怎么也敢上路……驾校教练是怎么教的……”
好几次我都忍不住想说:“老兄,你自己的开车水平也实在蹩脚得很,还说人家……”不过也许不能怪这个司机,心理学家马克·埃里克在《高于平均值的效应》一书中说:一项调查表明,超过80%的人认为自己的开车技术至少比一半以上的司机要好。
这种自我优越感可不仅仅局限于开车这件事。比如在股市中,最终有8成股民亏损,赢利和持平的只有2成,而大多数股民都坚信自己的判断力超过普通人并将最终赢利。
再比如眼下有近2000万个微信公众号在运营,这中间99%以上的号注定要被淘汰,可是如果你去问那些正在运营或者准备运营微信公众号的朋友,他们大多会信心满满地告诉你,他们会获得成功。
在1976年美国的一项经典调查中,一个大学委员会要求高中考生根据多项标准做自我评估。8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高于一般水平,70%的人认为自己的领导能力比一般人强,60%的人则认为自己在体育方面比一般人有优势。
同样,在经营方面人们也是自信满满。在美国,小型企业能够生存5年以上的概率为5%,然而调查显示,这类企业家普遍认为自己的事业正处在上升期,有81%的小型企业创办者认为他们的胜算率达到70%甚至更高,有33%的人甚至认为他们失败的概率为零。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有一次和妻子在温哥华岛度假,他们住在森林里一家人迹罕至的汽车旅馆。在交谈中,他们得知汽车旅馆的主人——一对教师夫妻用所有的积蓄买下了这家12年前建成的汽车旅馆,他们说:“在我们之前的六七个老板都没能将这家旅馆经营好。”
旅馆老板说这话并没有任何讥讽之意,他们接着还讲述了自己的旅馆经营计划,自信完全能经营好这家店,却丝毫没有解释为何前几个老板都失败了而自己却能成功。卡尼曼对此解释说:“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目标上,瞄准我们的计划,却忽视了相关基础比率,导致规划谬误。人们只关注自己想做的和能做的,却忽视了他人的计划和技能。”
心理学家已经证实,大部分人都相信自己比别人有着更为理想的特质,他们愿意为自己的信念下一笔赌注。人们这种超出实际的自信和乐观,虽然会导致决策和投资的失误,但从整个人类的角度来说,也未必是一件坏事。
这种自信和乐观或与人类的进化有关,它使得人们面对失败和困难时有着更强的承受力。同时,这种心理也使得人们愿意寻求挑战、承担风险。正是如此,才让人类有了层出不穷的发明和前赴后继的冒险。如果没有这种超出正常水平的自信,谁会有勇气走出非洲大陆?谁会驾着帆船去发现新大陆?谁会耗尽家财去发射火箭探索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