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欢迎您!
首页 >  实用工具 >  文摘 >  社会 >

完美主义正在摧毁你的爱情

完美主义是个极具吸引力的标签。就像面试时被问及“你认为自己的缺点是什么”,总会有人回答“我是个完美主义者”。

人们以自贬的方式说自己是个完美主义者,潜台词则往往是提醒你注意他的优异之处。这正是完美主义与抑郁症、焦虑症等神经官能障碍不同的地方——完美主义者很容易将其当作自己的优点。

完美主义有着魅惑性的外表,仿佛暗许了某种更好的生活。只可惜现实总是适得其反。

心理学家威廉·戴维斯归纳过完美主义的三种表现形式,完美主义分别为社会指向型完美主义、自我指向型完美主义和他人指向型完美主义。

社会指向型完美主义认为社会对自己有着极高要求,因此一直在为获得认可而过活;自我指向型完美主义对自己有着苛刻的要求,既是施虐方又是受虐方;第三種则会以不切实际的标准要求身边的人,经常表现为刻薄与喜好评价。

三者可单独或协同出现,甚至互为因果。

完美主义对生活的影响无处不在。而为了研究完美主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戴维斯团队曾经做过一项实验。结果表明:普通人似乎不太会对完美主义者感冒;而完美主义者也会更倾向于对其他完美主义者产生好感——两者都比较喜欢各自的同类人。

研究人员还据此建议:如果你认为自己不是完美主义者,而你的伴侣却是,也许你需要再琢磨一下自己究竟是不是。

那么,完美主义者之间的爱情又是怎样的?

社会指向型完美主义者也许可以与其他完美主义者和谐共处,但如果是两个他人指向型完美主义者在一起,恐怕只能是一番相爱相杀的局面了。自我指向型完美主义者看似毒性较弱,而一味地自我否定也很难不在人际关系中发挥负面作用。

简而言之,就算你是一个能找着对象的完美主义者,也不见得就能在这段关系中获得满足——毕竟你要的东西很可能只存在于理想中。

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人,他们可能是你的同学、同事或亲友,生活与事业都很成功——唯独在爱情里不知所措。当被问及为何常年“独善其身”,他们的回答往往是“找不到合适的人”,抑或“一个人生活也挺好”。

这番解释的言外之意,很难不让人觉得是“要求太高”。

不过高要求并不是什么难以承认的事情,从某种意义上说,婚恋市场一直是个买卖市场,每个人都在待价而沽,双方标准匹配才能促成一段姻缘,也就是“看对眼”。这是爱情市场的底层逻辑。

完美主义者追求完美,因此当他将这一生活标准投射于情感中也是合情合理的。只是过度的完美主义却会打破这一平衡。

他们希望自己的伴侣是完美的,因此在一开始的接触中就会额外留意对方的不完美之处。也许是如厕时间过长,也许是回复消息太慢——但你不知道的是,如厕时间过长可能是因为恰好那几天比较干燥,而回复消息太慢则是因为他还在厕所里努力。

在刚开始的接触中,零星的一点不符合预期便很容易让完美主义者对对方全盘否定,最终落得一个礼貌性失联的下场。

久而久之,完美主义者的择偶标准便日趋理想化,这是一种对自我要求的空洞延伸,要么全部都要,要么一无所有。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恕我直言,单身完美主义者在择偶上,多少会以后者自居。

哪怕他们成功说服自己包容了对方的不完美之处,并与其建立起亲密关系,也很难确保那些芥蒂没有在他们心中隐秘之地生根发芽,最终在某个阳光明媚的下午茁壮长成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更为矛盾的是,完美主义者期待完美的爱情(尽管他们口头上很少承认这一点,且往往以“感觉不对”的理由搪塞自己),却又从不觉得自己是完美的。

这将催化完美主义的腐蚀作用——我那么不完美(连我都不爱自己),难道真的会有人爱上我吗?

越是追求完美的人,越容易陷入自我否定。即便是在偶尔的几次约会中,完美主义者也很难展现真实的自己,因为他们相信一旦这么做,自身的不完美便会随之暴露无遗,而对方也会因此降低对自己的好感度。

一个完美主义者的情史往往由虐恋堆砌而成,破碎的爱情与其说是因为他对另一半有着严苛的要求,倒不如说是他持之以恒的自我批判:此人无法相信自己会做出一个称心如意的选择——爱我的人,肯定脑子有问题。

但在良好的亲密关系中,双方对彼此“不满意之处”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听起来似乎略显矛盾,但正是这些矛盾之处的包容才能对关系的牢固程度予以考验和佐证。

你所期盼的爱情,某种意义上也是矛盾美学的产物。

现如今的完美主义“无处不在”,“在身边的朋友、同事以及我所教的学生身上,我都能明显看到这一点”。

完美不仅仅是一代人的事——如果你是在按中提到的那种“别人家的孩子”,你很清楚我在说什么。

完美主义的代际效应是巨大的。尽管奉行完美主义的家长,其出发点是为了后代有更好的生活,但这并不能给其行为带来更多的正当性。父爱确实如山,压得人喘不过气。

由于成长过程中很少能达到自己所追求的完美(毕竟这只是理想化的),长大之后我们也会倾向于把自己的大部分经历视为失败,因此也会促就恶性循环。

除却成长环境,当代社交媒体也在鼓励我们向他人展示光鲜与亮丽——即便有时真假参半。而当大家都这么做的时候,我们也只能看到所有人的美好生活,且只需掏出手机动动手指就可以完成。纵观人类历史,生活对比从未如此简单。

久而久之,我们会误认为自己的生活本就应当完美无缺。我们所看到的,是经由同一套价值体现细致雕琢的理想生活建模,而一旦你的生活与此有所差别,就会额外担心受到指指点点。完美意味着各项指标的完满与永恒,意味着一成不变的整齐划一,也因其定义而注定是不可能实现的理想状态,因为我们总能在这颗鸡蛋里挑出骨头来。完美意味着永恒,但永恒的尽头是沉沉的死气与虚无。

与仅存于理想中的完美相比,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存在具体的矛盾。虽然在完美主义者看来,这些矛盾是他们希望极力避免的东西,但世界由矛盾组成。

只有矛盾才能给世界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也时刻孕育着无限可能。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不完美,才是完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