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去车站接我敬爱的老师,她刚从西安女儿那儿探亲回来。老人家下车后,我们寒暄了几句,刚要提起大包小包往站台外走,突然一只大茶缸伸到我们面前。是个乞丐,要钱。可能是因为从小受穷培养的性灵,这种情况我向来不太犹豫,马上把手伸向衣兜。“等等。”是老师发话了,“先生,可不可以帮我们把包拿出站台?”那个乞丐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我们老师那慈祥温和的目光,一般人是很难拒绝的。实际上,孝顺女儿给老妈塞的大大小小五六个包,也的确够我们俩受的。我们分了两个给那乞丐。这个人有四十来岁,穿的还算干净,也不像身有残疾,他默默地跟在我们后面,老师头也不回地大步朝前走,她就不担心乞丐拎着包跑掉?
大约十多分钟来到我们车旁。另一个同来的同学正在车里等候,与老师寒暄过后,抬眼看到那乞丐。“这位是……”,他问。“一位porter(搬运工),多亏他帮忙。”老师答。我一听赶紧掏出20元钱,递到那乞丐手中:“师傅,这是您的劳务费,祝您工作顺利!”那人又犹豫了一下,我看到他眼里有光闪现,但还是接过了钱,突然冲老师深深地鞠了一躬,转身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我在一本外文杂志上读到过类似的故事,没想到就发生在我德高望重的老师身上。我不知道老师的做法对那人今后的生活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但我从老师身上学会了什么是真正的尊重,什么是真正的慈善。
多年前去我去山区参加了一次爱心捐助活动,去救助那些上不起学的贫困儿童。当地政府很重视,搭了一座壮观的礼台,台下人山人海,当我们把钱在众目睽睽之下交到受助人及他们的父母手中时,我看到他们大多都哭了,我不知到他们是出于感动还是尴尬,我觉得那天的阳光太刺眼!我丝毫没有感觉到作为一个有善举的人的那份荣耀,我更像一个感情的乞儿,乞求成千上万的人证明我有“爱心”,乞求成千上万的人证明他们应对我感恩。我们在别人的操纵下为了达到某种效应把人间真爱演绎成一种仪式,甚至是一笔交易。我从此不再参加政府组织的任何慈善活动,一切按自己的方式进行。贫富有别,人格平等,行善也要注意方式。我一直教育我那些家庭贫困的学生,凡是大张旗鼓、哗众取宠的“资助秀”,我们大可不必参加。自助者天助之,助人者天自知。我们教育者,更应该懂得拓宽孩子的心灵空间,比拓宽他们的物质获取重要的多。
世间不能没有爱,不能没有帮助,我们应该倡导献爱心,弘扬助人为乐的精神,歌颂那些无私奉献的人,但同时也应保护那些受助者的心灵。恩施不求回报,方显真爱本色。我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像青岛的“微尘”这样的行列,默默把爱撒向人间。
人间有正道,大爱似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