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欢迎您!
首页 >  实用工具 >  文摘 >  社会 >

社交会死星人,有救吗

在“最令人恐惧事物”排行榜上,“公开演讲”高居榜首。排第二的,则是死亡。

也就是说,对很多人而言,葬礼上可能发生的最糟糕的事情不是自己躺在棺材里,而是被选去致悼词。

这是杰瑞·宋飞讲的笑话,恶毒又好笑。

看到“公开演讲”这4个字,你有没有反射性倒抽凉气?

不管男女,总有一部分人来自“社交会死星”,区别只在于,女性更恐惧参加聚会、提出反对、跟上级谈话以及成为被人瞩目的焦点;而男性更害怕退货、讲价、问路以及……使用公共卫生间。

心理学家津巴多调查发现,95%的人害怕社交,只有5%的人非常自豪,说自己从不因社交而焦虑——但说实在的,这5%很可能正是另外95%的梦魇来源。

看过他们,我们转头仰脖,饮尽一万字吐槽,同时在心底默默发誓,自己绝不要变得像他们那样口无遮拦。

对社交忧惧,自有其好处。

一是有助于自我形象管理,正是因为对社交在意,我们才会努力表现出最好的一面。

二是能帮我们改善人际关系。

知晓危机正发生时,你会恐惧;知晓未来危机注定要发生而你无法阻拦时,你会焦虑。

如果没有这些负面情绪发出警报,我们就无法敏锐察觉到问题苗头,提前做好准备,避开人际冲突。

另外,这种忧惧其实是种示弱,在人际交往中,察觉到你拘谨的人有时不嗔反喜,是因为对方理解到,你的不安来自看重这段关系。

不过,一旦这份恐惧扩大到让你开始逃避人际互动,甚至变成社交焦虑障碍,弊就开始大于利了。

有些人甚至无师自通地发展出了逃避社交的“高级技巧”——迟到早退并自带午餐,就能避免和同事闲聊。

勤跑厕所,帮忙烧烤,只为逃避在聚会上寒暄。

PPT上满是文字,报告时关闭灯光,这样就能防止别人盯着自己看……

然而,这些技巧虽然帮你逃开了当下的痛苦,却也让你无法体验到一点——假如你坚持社交,这些痛苦就会慢慢淡去。

焦虑不是世界末日,但被焦虑困住,却是一种慢性自杀。

假如你不能跟人熟稔聊天,不能在目光焦点下自如表现,人生就会少掉很多可能性。

你不必天天社交,但必须有意识地让自己“暴露”于社交场合。因为社交这种“战力”,能给你带来社会支持,让你胜任更多元的工作,使你的周末能有更灵活的安排——而不是只因恐惧,就宅在家里吃外卖。

当我们回想身边人时,真正觉得“实在不擅长社交”的,也不会超过一半。

考虑到几乎人人都有些许社交恐惧,这意味着还有一半人没让情绪阻碍自己的决策、表现和交往。

所谓勇敢,不是没有恐惧,只是不让这种恐惧阻碍行动罢了。所谓社交上的游刃有余,也不是没有焦虑,只是不让这份焦虑,妨碍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