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欢迎您!
首页 >  实用工具 >  文摘 >  社会 >

为什么我们爱在群里见

清晨,Judy开始今天的晨练——跑步,伴随跑步同时进行的,是在微信的跑步群里打卡,她已经坚持了200多天。在这个群里,是一群志同道合的“跑友”,大部分人都有晨跑的习惯,为了更加自律,也为了互相督促,群友提议,每天晨跑开始都会在群里发个消息。于是每天清晨,群里都很活跃,虽然并没有面对面交流,但是Judy感觉好像有一群朋友约好和自己做着同样的事儿,感觉很棒。

晚上,Judy要参加一个微信课堂,每个周三晚上,她所在的一个专业技术群都会有大咖来分享专业知识,形式很简单,就是在微信群里发语音。为了不干扰主讲人的分享,只有在指定环节才允许群友发言。Judy很喜欢这种形式,无论自己在哪儿,都可以随时听到分享,而且可以和全国各地行业内的朋友互动交流。

微信群已经成为Judy生活中的一部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被拉进了一个个微信群里,自己也建了一些微信群。Judy的微信群大概分成几种类型:行业交流群,包括工作群、项目群;兴趣交流群,包括各种爱好交流群,从跑步到塔罗牌,从心理学到瑜伽;生活群,比如各种亲子群、闺蜜群、同学群……

各种群建立的初衷,基本上都是加强联系,使信息能够迅速发布,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创造一个对话空间。群里的成员分成两类:潜水的和活跃的。潜水的基本上不太说话,或者只是在自己有空的时候、对于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言,不少人会不定期地快速浏览一下发言记录,了解大家都在说什么;活跃的成员会经常发言,有时候可能只是发个分享链接,但还是会频繁出现,这类成员往往是群的建立者,负责任的群主还会出台群里发言交流的规则,负责维持交流空间的秩序。

自从有了群,Judy发现大家就好像随时可以“见面”一样,异地、异国的朋友们有空都能聊两句,在群里说话的时间占据了很多人的碎片时间。但是有一些同城的朋友,建立了群之后反而见面交流的机会变少了。事实上,很多群建立之后,交流的内容也没有什么营养,哪怕是行业交流,也说不定会成为一个八卦集散地。即使是这样,大家还是宁愿把3个小时见面的时间拆得细碎,沉浸在随时随地说话的乐趣里,沉浸在看别人说话的乐趣里。

可为什么我们越来越习惯在群里见?

因为群里见面成本低。见面是需要成本的,时间成本,交通成本,还有一种成本,是隐形的,甚至我们自己都忽略了——真实表达的成本。见面,需要安排好固定的时间,面对面,去表达自己,哪怕只是发发牢骚,哪怕只是聊聊八卦,但是我们也会有自己的身体语言,有自己的眼神,有自己的神态,有自己的立场。而群里的信息是通过手机发送的,时间灵活,语言可变,即使不满意还是可以删改甚至发出去了还能撤回。这么看来,群里见面,更加容易也更加轻松。

可见,“群居”生活的确很精彩,也让大部分人有大开眼界的感觉,能够大大减少沟通的成本,使不同地区的人同步交流,使自己感觉好像扩大了社交圈。但这些都是真实的呈现吗?是真实世界的呈现?还是大家所“以为”的真实的呈现?

上周,Judy终于感觉到自己不能再被“群居”生活绑架了,于是约了很久不见的闺蜜出来小聚,虽然平时微信里经常聊天,但是毕竟替代不了见面。几个人懒懒地在咖啡厅待了一下午,吃的喝的夹杂着玩笑与故事,感觉很真实。晚上还去逛了夜市,吃了小吃。满眼的色彩缤纷与满口留香是对着手机屏幕无论如何也满足不了的。

看来,扁平化的交流方式虽然带来了时间和空间的延展,失去的却是对世界立体而丰富的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