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欢迎您!
首页 >  实用工具 >  文摘 >  社会 >

“文化空巢”的忧患

人们为那些不知不觉就会被推土机推去的古村落与城市历史街区心怀忧患之时,是否知道已经出现了可怕的“文化空巢”?这些历史形态犹存的村落与街区,远远看去,似是不错,古建筑一幢幢优美地立在那里,如果穿门入户就会发现,历史只是在它的躯壳上,并不在其中。里边的家具什物早都面目全非,看不到任何地域特色和文化细节,历史内涵已然不存。

近年来,我在许多古村落考察时都遇到这种失落与茫然。有人将其归结为国人缺乏历史情怀与文化眼光,有人则将其归咎为岁月漫长的穷困和一次次对于历史文化人为的、粗暴的扬弃。我同意这些说法。但还有一个不为注意的十分致命的原因,便是近20年古董市场开放以来,古董贩子们大量的“淘宝”。

市场的规律是,当一种物品渐渐受到青睐,有了卖相,随即便有大批这样的物品蜂拥而至。可悲的是,人们对自己的历史文化遗存,一开始没有认识到它的文化价值,反倒是先认识到商品价值。一股古董热迅速地席卷神州,致使被金钱驱动的古董贩子们干劲儿十足,他们先于文化保护者,跋山涉水,足迹踏遍所有偏僻的水村山庄。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已经过了20年,对古董贩子们这种破坏性的“淘宝”仍然是没有任何“法规”限制,亦无行政禁令。他们所向披靡,几乎是拉网式地把大地的遗存施行灭绝性的搜罗,然后搬到遍布全国各地大大小小城市的古董市场上。

上世纪80年代末,古董市场的热销货是古代珍玩、书画陶器、金神玉佛、明清家具……等到这些世代家传的细软卖得差不多了,及至90年代末,就渐渐变成老照片、房契、当票、信札和各类具有文化特色与历史感的生活物品。连脸盆架、油灯、衣帽、梳妆匣、烟袋、车辆与农具,也一样不剩地全折腾出来。老百姓不明白这些东西的价值,只把它们当作过时的废物,换些现钱;古董商贩也不全懂得这些东西的价值,只要是旧的老的古的,拿到市场能卖个好价钱就好。当地政府更没人把这些老东西当回事,洋人买去带出海关又不算文物不算走私,因为至今没有《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法》。如今,古董市场上已经货源匮乏,多半是仿古的冒牌货,连老窗扇和门礅都是造假的了,这表明古村镇和城市的历史街区近乎被掏空了。

那些来自各地的大量的历史遗存进入市场后,再没人知道这些东西确定的出处,它所承载的地域文化、特定的风俗与信息便立即消失,仅仅剩下一个物质性的历史形态。另一面,那些古村落和历史街区千百年来积淀的文化内涵被掏空了。失去了见证物的历史会变得虚无缥缈。建筑残存的古村落大部分徒具美丽的容颜。像一本书,只有书皮与书名,没有内页和内容。

这恐怕是古村落和历史街区保护最致命的问题。你可以下决心保住一片古建筑,但怎样保持它内在的气质与内涵不流散?

欧洲人的办法是建博物馆。比如维也纳有23个区,每个区一个博物馆,都不大。居民们把不再需要却有历史价值的东西,送到本区的博物馆,或捐或卖。这些区级博物馆的收藏全都十分丰厚,生动而充分地见证着这块城市土地上一代代人的生活与情感。这样的博物馆在欧洲各国,无论是城市还是村庄,都随处可见。

国内近年出现了像宁波的“麻将博物馆”、上海新天地“30年代生活博物馆”、天津的“老城博物馆”、苏州的“丝绸博物馆”等等都很有特色。这种小型的博物馆也可以是当地特有的某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物馆,无论是皮影、剪纸、布缝、泥塑,还是舞蹈、技艺和乡俗;还可以是一种独具风情的生活博物馆。

博物馆可以是民办公助,也可以是公办民助,即捐赠性博物馆,还可以是私人兴办,各界支持。博物馆无需很多经费,却可以在旅游中发挥持久的作用。在文化上,它应是农村新文化建设的根基,是一方水土历史创造的归宿,也是一种地域精神的聚集与弘扬。

小型博物馆应是我们面对“文化空巢”现象的积极对策。它最直接的意义是,把那些容易流失却失不再来的历史遗存留在自己的土地上。历史不能没有见证者,不能变成一个个干瘪的躯壳和空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