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欢迎您!
首页 >  实用工具 >  文摘 >  社会 >

良药何必苦于口

小时候体弱多病,常与药片为伍,以致一听说吃药心里就打怵。后来,妈妈就把药片碾碎,与糖水搅和在一起,一勺一勺地喂我。再后来,市场上有了糖衣药片,吃起来顺当多了,我那“畏药”的心理毛病才逐步消除。

吃药是为了治病,目的再明确不过。至于到底是用白开水还是用糖水服药,那只是吃药的具体方式方法不同罢了,这并不影响治病之目的。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用来规劝病人为医病不要怕药苦,这大抵没有错。然而,“利于病”的关键在于药之“良”,而非味之“苦”。况且,不是也有不少味不苦的“甜口”良药吗?

人一旦有了心病,也应当吃“药”。这“药”良与不良,苦与不苦,究竟怎么个吃法,大有讲究。“良药”而“苦口”,虽然对症,但“苦不堪咽”,很难让一些“畏药”的人接受。“药”吃不进,治病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甜口”而非“良药”,你就让他喝上八大海碗,也不见得能治好“病”。只有“良药”而又易入口下咽,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药效,收到最佳的效果。由此不难看出,治人的心病,起码应当讲究两条:一日对症下药,二曰因人而异。

“对症下药”,非得找准“病因”不可。一样的“病症”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病因”。了解并摸准这千差万别的“病因”,应当是治疗心病的基本功。所谓“因人而异”,讲的主要是方法问题。对于那些打针不怕疼,吃药不畏苦的“病人”,找准病因,对症下药就是:而对于那些打怵吃药的“病人”,则要设法解决“苦口”的问题,让他“用糖水”吃药或吃糖衣片。这大概也应该是治疗心痛的一个基本功。

人的心病要比人肌体上的毛病复杂得多,从这个意义上说,心病的治疗难度也就大得多。怎样才能“对症下药”、如何解决“苦口”的问题,都要花费精力去琢磨,去探索。但难归难,我们总得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