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欢迎您!
首页 >  实用工具 >  文摘 >  社会 >

微博与微信

微博有它的好处,它让信息不再容易被封锁,让言论更加自由,在一些非常时刻总是只剩它能用。但同时,它让我们置身虚妄,如果哪天说句什么话或者摘录了个段子被转发了几万次,你会觉得满大街都在传诵你的名句。赶上个什么事件,人们总是情不自禁投身其中,而且会以为沙漠里的仙人掌都在讨论这事。

如果沉迷其中,除了一点点启发和在其他地方也能看到的资讯,你收获的全是情绪;如果你想保持客观冷静,又会在甄别各种消息里花费太多时间。你刷了半天,觉得知道了不少大道小道的消息,结果第二天全忘了,反倒是和朋友的一次长谈、和家人的一次聚餐、和女儿的一次外出,更能触动你。微博的生态和中国社会其实差不多,千分之一的人本来就有点身份和话语权,千分之四的人在用心经营自己,剩下的千分之九百九十都是草民,风吹草动一地沙子,乐观的草会以为自己是风,悲观的草会觉得自己是沙。至于那还有千分之五去哪儿了……他们正在冒充那千分之一。

现在打开微信的概率的确比微博高。朋友圈里也越来越热闹,反正我身边不少属于那千分之九百九十的人都在朋友圈里找到了些存在感。好歹能被该看见的人看见,不至于像在微博上那样一直零转发零评论被忽略被遗漏。在微博上,你要是一介草民,也无心让自己更有名,你说对一万句话往往是没人看见你的,但你要不小心说错一句,很可能被拎出来游街。届时你晒的生活反而变成你的各种困扰。至少在朋友圈里你是随心所欲的。在微博上,你常常要出演一个更好的,更符合他人需要的自己。但随着王朔、白岩松、马云、杜月笙,甚至本人的各类句子在朋友圈里出现得越来越多,我也觉得有些厌烦。有时候看见一个挺了解自己的朋友突然对着一句挂着我的名字但明显不会是我说的话动情地点了一个“赞”的时候,还挺百感交集的。常能发现一个人以两种面貌出现在微博和微信中,比如今天还看见他在朋友圈“赞”晚上吃的狗肉火锅,明天就看见他在微博上对吃狗肉的口诛笔伐。虽然我的微博也有“千万”粉丝,但一笑而过就行了。我怀疑他们中的活跃用户还没我小区的人多。如果微博能经久不衰,我很期待第一个粉丝数目超过中国互联网用户总数并直奔地球总人口数而去的巨V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