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去了一趟云南腾冲。这个偏居中国西南的边城以火山温泉和滇缅抗日著名。但这次造访,真正给我震撼的,却是一所学校:腾冲县第一中学。
这所中学坐落在腾冲南大门的来凤山脚下,95年历史。它的创办人是国民党元老、朱德的老师李根源。发现它是由于其气势非凡的门庭,在一片凌乱庸常的县城级景观建筑中出挑而清高,不容忽略。
学校大门高耸挺拔,飞檐凌空。进门一条宽敞的直道,百余米,尽头陡然立起一道同样宽敞的99级青灰色石阶10多层楼高。拾级而上,石梯顶端是援引孔子讲学典故而命名的“杏花坛”,横额书“怀抱江山”四个大字;离坛十步是高20来米的“醒世塔”,铭刻“醒世警俗,启智化愚”八个篆字,象征学校是教化所宗,钟灵毓秀之地。
穿过“杏花坛”,是建于1932年的学校图书馆,横额是大书法家于右任所书的四个大字:“文化之源。”再往上,左右各一教学楼,分别名为“宁静”和“致远”,然后是操场和宿舍。校园旁侧,还有一个建于明代万历年问的庙堂,里面有座清代的戏楼,檐枋施以彩绘,飞檐翘角。百余年了,站在戏台上面,地板呀呀作响,戏楼的包厢至今还是学校的办公室。最让人惊讶的,是一道百米长廊,墙壁上拓印着康有为、章太炎等历代名人贤士留在腾冲的墨迹,共98方:“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心宁则智生,智生则事成”;“君子比德于玉”……这些碑文或篆或隶,或行或楷,内容涉及做人、治学、审美、养生、用人之道,对于每天穿行于此的数千师生,耳濡目染,该是怎样的教化和熏陶。行走在校园,不时可以碰到上课赶路的学生,衣着朴素,目光清澈,看到我们很自然地驻足颔首,举止行为方寸有序,让人如沐春风。
如果觉得这所学校只培养一些温良恭俭让的古朴乡绅就错了。从90多年前办学起,腾冲一中就是腾冲县城,甚至整个西南边陲的新思想传播基地。印度、缅甸成为英国殖民地后,腾冲较早接触到英、美、法、日等国的技术和思想,成了新文化传播的前沿。在校图书馆我看到一本五四时期的校园刊物《新绮罗》,当时的维新人物著文立说,反对缠脚,反对包办婚姻,提倡新的生活风尚,视野横贯东西。近百年来,从这所学校走出云南、走出中国的学子遍及世界各地。在学校一面墙上,张贴着学校2009年毕业生“金榜”,大学升学率达到97%。
后来我见到校长,10年前他放弃县教育局长的官位,来到这所中学做校长,虽是一校之长,一直亲自代课。他让我看了一堂课的教案:中西贵族精神比较。他说,我们一直有个误解,觉得贵族精神的反面是平民精神,其实不,贵族的反面是奴才,贵族精神的基础不是财富而是自尊、自律和自明。我这堂课就是要让我的学生知道,不管你生在哪里,不管你富有还是贫穷,你的精神应该是独立和强大的。我们说的贵族精神,实际上是中国乡绅精神的一种提升和扩展。
上行至此,已近半山。登高一望,腾冲城尽收眼底。整个校园郁郁葱葱,水杉、银杏、香柏、莎椤、樟树花果繁茂,天与地,植物与人,和谐共处。我还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气势磅礴的中学,而且在一个边地县城。这气势是地貌,是时间,更是学养和精神。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意义不只是在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善于唤醒、激励和鼓舞。”重诚信,明义礼,修仪表,性谦和,气清志沽,宽宏慷慨,自尊,自律,自明,不管时代怎么变迁,风尚怎么转换,也无论东方和西方,总有一些人之为人的基本标准在沉淀,在融合,亘古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