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欢迎您!
首页 >  实用工具 >  文摘 >  社会 >

21世纪的网络战争

2009年12月2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任命网络安全专家霍华德·施密特担任美国政府网络安全协调员,这一职务被媒体称为“网络沙皇”。总统国土安全和反恐事务助理约翰·布伦南当天发表声明,保护互联网对美国的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个人隐私等至关重要,施密特将成为他领导的国家安全团队的重要成员。早前的6月23日,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就正式下令建立美国军方“网络司令部”。这意味着未来世界范围内一场新的军事竞争已经展开,传统重视机械化的战争形势也开始向信息化全面转变。

而这一切背后矛头指向的就是中国。据美国媒体报道,奥巴马访华期间曾指责中国发动针对美国的电子渗透,以及利用网络窃取情报。对此,中国断然否认。

“中国威胁论”的变种

“中国网络威胁论”可以说是“中国威胁论”的变种。从2000年开始,关于中国发动针对西方国家电子战的指责就不绝于耳,也一直是西方一些媒体关心的话题。

早在2001年,美国兰德公司的中国军事专家毛文杰就指责中国利用病毒进行电子攻击。

2002年,美国中央情报局炮制了一份秘密报告。该报告指称中国军方准备对美国与中国台湾电脑网络发动一波电子战,目标包含与互联网相连而易受破坏的军事电脑系统。中国驻美大使馆则坚称,中国只是在进行严格的防御性质的电脑研究。

除了美国,西方其他国家的政府与媒体也开始纷纷指责中国针对其进行电子攻击,以及利用网络窃取情报。

2009年3月,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加拿大与英国的学者发现了一个渗透全球的网络间谍网,这个间谍网在几年中侵入了103个国家的政府和私人电脑系统。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信息战监督研究项目,对此进行了长达10个月的跟踪研究。他们声称,有证据显示来自中国的黑客在被控制的电脑上安装了一种间谍软件,盗取敏感资料。

几乎与此同时,韩国军方也宣称,中国黑客部队曾于2008年3月企图对韩国驻美使馆进行黑客攻击。

一时间,海外媒体纷纷对“中国互联网间谍”事件进行报道,“中国网络威胁论”正式成形。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严厉驳斥了“中国发动互联网间谍”的报道,并称这些人是“冷战鬼魂”,携带着“中国威胁论”的病毒,不时发作。

威胁论背后的制网权之争

在制海权、制空权之后,制网权越来越受到关注,对制网权的争夺也显山露水。

2008年7月20日,一组携带信息为“win+love+in+Rusia”的奇怪数据流向格鲁吉亚政府网站,随之而来的是数以百万计的访问请求,格鲁吉亚政府网站瞬间瘫痪。这只是序曲。2008年8月,随着俄军进入南奥塞梯,格鲁吉亚的网络再次受到大规模攻击。格鲁吉亚政府网站瘫痪,总统网页被更改,银行网页遭到入侵,甚至格鲁吉亚的外交部新闻也只能发布在公共博客页面上。

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与传统军事行动同步的大规模网络战争。制网权对战争的决定性影响,也在此次行动中让世界各国有了更新的认识。

中国政府也一直关注网络的发展与管理。近年来,尤其是今年以来,管理部门对网络进行了大规模的整顿。从某种角度来说,也应包含着对网络安全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网络军备竞赛进行预热的成分。中国网络部队的建立,则是为了顺应这个情势而生的。

《环球时报》刊文称,中国的“网络部队”最早建立于10年之前。起初所谓“中国网军”只是一个研究组织,研究抵御互联网攻击的能力。很快,他们就将内地著名的黑客组织“红客联盟”吸收进了中国网络部队。“红客联盟”是由成千上万的爱国程序员和网络工程师自发组成的,他们支援祖国的方式就是,攻击那些威胁或伤害中国的国家。中国的网络部队加上“金盾工程”,使中国具备了“攻守兼备”的优势,而“目前还没有任何国家拥有类似中国的这种能力”。

在中国建立自己的网络部队之后,美国也加快了网络部队建立的速度。2006年初,美国防部公布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也要求美军强化网络战能力,以应对恐怖分子、“流氓国家”和“潜在竞争对手”使用网络,进行“不对称”进攻的可能。

而在2009年11月,著名防病毒软件生产商Mcafee也发布了最新研究报告,认为网络战争已经从虚构变成现实。报告发现网络攻击背后的政治动机趋于增加,美国、俄罗斯、法国、以色列和中国这五个国家已拥有了网络战争能力。研究报告指出,很多国家都在为网络战争加紧战备,其中不仅包括如何防御网络战,也包括发动网络袭击。报告称网络攻击针对的目标是关键的基础设施,如电网。尽管人们对如何定义网络战争还有不同看法,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很多国家已经认识到,未来的冲突至少有一部分将在网上进行。

中国难题

西方国家渲染“中国网络威胁论”的浪潮中,也有不同的声音。

2007年9月6日,德国之声电台网站刊登了题为“稀奇的不是中国军队黑客进攻而是对此精确定时的炒作”一文。文章认为,由于中国经济在全世界范围内行驶在超车道上,无论在政治、经济领域,还是在军事领域,中国都在抢占越来越大的份额。与此同时,国际间对中国的谴责大增。美国玩具商大张旗鼓地召回了中国制造的玩具;英国政府则抱怨,在塔利班武装分子那里发现了中国制造的武器。在这一时刻共同发出对黑客攻击的谴责,可见,中国再加上网络的威力就对西方形成了一股致命的力量。出于对中国迅速崛起的担忧,将“中国黑客”问题在公众面前大炒特炒,成为引发公众对中国心生恐惧的手段之一。

不可否认,西方热衷夸大“中国网络威胁论”,确实有政治上的需求,但也与我们的一些态度和做法有些许关系。例如,这几年来,一些中国黑客四处出击,以攻取西方国家的网站为荣。这无疑为西方的“中国网络威胁论”提供了口实。而中国黑客们的成长与壮大,也一直是与国际的政治气候密不可分的。从1998年印尼排华开始,中国黑客就一直表现出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1999年北约轰炸中国大使馆,中国黑客大规模集结,开展了对美国网站的攻击。在中国大使馆被炸后的第二天,第一个中国红客网站——“中国红客”就诞生了。到了2001年的中美南海撞机事件时,一场被称为“中美黑客大战”的网络混战上演,红客们号召了数以万计的中国网民,使用简单的ping命令对美国白宫网站进行DDoS攻击。而两名年龄不足20岁的美国学生宣布将号召美国黑客向中国网站发起全面攻击,在反复的自动化扫描、探测以及人工注入的拉锯中,两国都有数以百计的站点被对方涂鸦。美国政府率先作出响应,FBI在48小时内,逮捕了两名美方发起人。中国互联网协会也作出响应,倡导良性网络行为。

对中国而言,在制网权的争夺中要取得优势并不容易。首先,最大的问题就是中国没有自己的电脑操作系统和硬件制造技术,其核心技术都是掌握在外国厂商手上。如果他们在卖给中国的设备和系统中留下“后门”,一旦开战,中国就很可能完全失去控制权。其次,中国对网络技术在军事运用上的研究相对较晚,技术落差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另外,中国目前的网络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依然依赖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技术与设备,而美国更是掌握着全球互联网络的主导权。

实际上,美军是世界上最早将网络战用于战争实践的军队,美国也拥有世界上最强的网络话语权。互联网的13台顶级DNS服务器中有10台安装在美国本土。通过互联网,美国可以控制访问互联网的任何一个人,可以监控他国对互联网的使用过程。不仅如此,美国还掌握着计算机的核心——芯片技术、网络的核心——网络协议和计算机操作平台Windows,可以通过预置“后门”、预留“漏洞”等战略措施,控制世界上绝大多数的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