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欢迎您!
首页 >  实用工具 >  文摘 >  社会 >

为什么结婚不再那么普遍

30多年前,美国是结婚率比较高的西方国家之一,但近30多年,结婚在美国变得不再那么普遍。2010年,美国调研机构皮尤研究中心调查显示,美国人的结婚率创下历史新低,目前只有一半的美国人选择结婚,与1960年72%的结婚率相差甚远。结婚率不高的现象也出现在被认为传统家庭观念较重的亚洲。2011年,《经济学人》封面刊文报道了“亚洲结婚率下降”。

为什么结婚不再那么普遍?从社会、文化等不同角度,可能会有各种解释。《弗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就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了原因。

先说说人为什么要结婚。经济学认为,婚姻内部合理的劳动分工能产生效益。在传统婚姻中,妻子与丈夫相比,在做饭方面具有比较强的优势,丈夫则在木工活方面比妻子强。几百年前,对一个男人来说,娶一位面包师或酿酒师做妻子,对一个女人来说,嫁给一个屠户,都是很平常的事。当时,这三项职业在很多家庭中是屡见不鲜的,特别是在乡村地区。即便在20世纪70年代前的美国,男女之间生产力的比较优势依然在婚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如果把比较优势扩大到家庭之外,就会发现做饭或做木工活比妻子或丈夫好的大有人在。但即便如此,那时的美国夫妻们都愿意自己来做饭、做木工活、打扫卫生、照顾和教育孩子。一是因为交易成本太高。做木工活要花时间和精力找一位好木匠,找到后还要签订合同,这些事情投入的成本足以抵消一个家庭从木匠那里获得的比较优势,所以如果只是小敲小打的木工活,还是请丈夫做吧。二是因为专业化程度不同。夫妻两人没时间做饭,可以选择去饭馆吃饭,只要他们赚的钱足够支付这笔开销。饭店大厨的专长就是做饭,应该比妻子做的饭好吃,但结果是他做的饭比妻子做的难吃,这样的情况在其他服务行业都会出现。因此,弗里德曼认为,过去人们之所以愿意结婚,是因为能够建立一种两个人的双边垄断,以换取大量的物品和服务。

当然,我们不能否定爱情的巨大作用。我们会说“爱情才是婚姻的基础”,但在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眼中,爱情是能够降低夫妻之间相处的成本。“尽管爱情不能根除夫妻相互间的利益冲突,而这种冲突往往又会导致彼此讨价还价的成本很高,但爱情会减少这种冲突。如果我喜欢自己的妻子,在使她幸福这一点上,我们的利益就是一致的。如果她也爱我,在使我幸福这一点上,我们也有着共同的利益。除非我们对爱情经过了精心计算,以致我们的目标毫无差异,否则,在各方面总会有发生冲突的可能。如果我们感情特别深,为了她的利益我会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

那么,为什么现在结婚变得不那么普遍了,难道人们不需要通过合理的劳动分工而产生效益了吗?

弗里德曼的答案是:现在人们利用家庭从事生产活动的时间迅速减少了。夫妻各方需要获得对方提供的“专有资本”的数量也减少了。比如,丈夫需要食品、服装,他可以直接去商店买;妻子需要桌子、椅子,估计现在会做这样的手工活的丈夫已经很少了,而家具店里的款式和工艺都要先进很多。

专业化大生产使得食品、服装以及许多其他东西都是大批量生产,洗衣服或洗碗筷虽然仍然在家里进行,但大部分工作可以用洗衣机或洗碗机完成。这些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也降低到一般人能承受的水平。

更为重要的是,婴儿死亡率出现大幅下降。“在过去,对女人来说,必须不停地生孩子,才可确保有两三个孩子能生存下来,继而能长大成人。结果,照料和养育子女的任务实际上成了女人们的全部工作。而在现代社会,一对想要两个子女的夫妻就只生两个孩子。”这些变化的结果使得做“家庭妇女”成为业余时间的工作,尽管这种情形并不能代表全部的人口。

因此,子女越少,夫妻间的“专有资本”也就越少,婚姻也就越来越不被人所需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