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N次重温《肖申克的救赎》,当瑞德和安迪这两个度尽劫波的老朋友在蔚蓝的太平洋边拥抱的时候,我又忍不住流下幸福的泪水。真是心灵鸡汤啊,当瑞德在安迪的信中读到“hope is goodthing”(希望是个好东西)时,我也仿佛看到了生活中的一线亮色是心中的希望。
《肖申克的救赎》是电影史上的一个奇迹,可惜生不逢时,1994年美国电影佳片迭出,低调沉稳的《肖申克的救赎》被那些炫目的大片抢去风头,当年的奥斯卡桂冠也被傻乎乎的阿甘抢走。而真正的经典是需要历史考验的,安迪的越狱故事没有赢得小金人,却赢得了无数影迷的心。业界公认的IMDb(互联网电影资料库)电影排行榜上,多年来稳居榜首的,就是这部《肖申克的救赎》。
表面上看,《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越狱题材的剧情片,但看多了,就会发现,这是一部充满隐喻的哲学电影。这部电影的关键词是一个非常长的英语单词institutionalization,意思是体制化。在这部电影里,监狱就是体制化的实体,电影借瑞德的嘴,说出了囚犯(人)与监狱(体制化)之间的关系:一开始,它剥夺了你的自由,你恨它;接着你慢慢习惯它;最后你离不开它。
片中一位在监狱待了50年的老囚犯被假释出狱,但他已经离不开监狱,无法适应外面的生活,最后选择了自杀。其实,监狱只不过是体制化的极端例子,现实生活中,体制化可谓无处不在。沉闷无聊但又无法逃避的工作、过了七年之痒“相看两相厌”的婚姻,哪一个不是牢笼?
《肖申克的救赎》里面,对体制化的描述是和风细雨的,其中最令人恐惧的,并不是狱长的贪婪和狱警的凶残,而是希望的泯灭。贯穿影片的一条线索值得玩味:入狱20年后,瑞德申请假释,说自己改过自新了,可假释被拒;入狱30年后,瑞德再次申请假释,他再次强调自己已经改过自新,但仍被拒绝;入狱40年,瑞德已对生活不抱希望,面对年轻的假释官,他不屑地说,“什么改过自新,狗屁”,但这一次,假释被批准了。
三次面见假释官的过程明确地告诉大家:只要你还对生活抱有希望,体制化就不会放过你;只有你对生活绝望了,你才会获得自由。但是绝望的自由,还有什么价值?
幸好,影片中还有安迪这样的人物,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和对自由的向往,凭着毅力和智慧,还有对希望的坚守,终于逃出生天,找到人生的彼岸。
人生就是这样一个摆脱体制化的过程。这个体制化不仅仅是我们身边的一个个“监狱”,还包括内心中无数的“监狱”。最后能不能成为安迪,能不能逃离这些“institutionalization”,要靠你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