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欢迎您!
首页 >  实用工具 >  文摘 >  社会 >

砸钱能提高孩子成绩吗

美国两位经济学家尤里·格尼茨和约翰·李斯特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怎么样改善孩子的学习成绩。

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内在激励:孩子,爸妈省吃俭用供你读书,你一定要争气……来,我给你讲讲头悬梁锥刺股、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然而,这些方法往往不管用。

两位经济学家想到的是一个离经叛道的办法,拿钱砸(奖励)他们。

你可以想象,这个念头把教育部门吓坏了:我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习是学生的使命,怎么能谈钱呢?

两个经济学家巧舌如簧,居然说动了有关部门。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经济学家开展实验的地方是美国高地市170学区,这里的孩子成绩实在太烂了,烂到老师都没信心要跑路了。于是教育部门想:不如死马当活马医。

接下来是钱的事。两位经济学家找到了一个慈善家,这个人是位基金的大老板,他觉得这个实验很有趣,于是大方地开出几十万美元的支票。现在两位经济学家终于可以开展工作了。

在实验的学校,老师对学生们说,如果你的成绩提高到目标位置,那么每个月可以拿到50美元的奖金,这让孩子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接下来每个月的表彰大会都会在学校食堂隆重举行,大家一边吃着比萨,一边登台领奖,气氛像是开派对。经济学家们还设置了大奖,如果达到某种进步,学生还可以拿到500美元的现金和一张巨大的模拟支票。

最令人叫绝的是得大奖的孩子将坐着由专人驾驶的加长悍马轿车回家,这种高级轿车配备了真皮座椅、电视游戏机和冰箱,孩子只在电视上见过。当一个老是被学校老师当作学渣的孩子坐着悍马回家时,他的妈妈幸福得几乎要昏倒了。

大约经过了一年,经济学家开始统计他们的实验成果。在实验组的400名学生中,有50名辍学可能性很大的学生,在激励机制下达到了学业标准,他们的学业成绩平均提高了40%。

更让经济学家倍感欣慰的是,在实验结束后不再发钱奖励时,那些实验组的学生成绩仍然明显超过对照组的学生。

格尼茨和李斯特算了一笔账,高中辍学人群年收入是19540美元,而高中毕业人群年收入是27380美元,乘以20年,一个辍学孩子的损失大约是156800美元,花了几百美元,让他们顺利毕业,这笔投资是大大地值。

不过经济学家也普遍认为,激励机制是把双刃剑,使用时要相当慎重。对需要钱的穷孩子(比如170学区的孩子),这个激励机制可能很管用(大学里普遍也是穷学生对拿奖学金更拼命),对啥都不缺的富孩子就未必起作用。

另外,单纯的金钱激励还会削弱孩子的责任感,比如有的家庭对孩子家务劳动实行金钱奖励,这就会导致他觉得家务和他无关。因此,在一般家庭中,当孩子学习有进步,我们最好不要“奖励”(学习变成他人的事情),而应该“庆贺”(学习毕竟是他自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