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光鱼宴]
主为刀俎,客为鱼肉
最早将请客吃饭作为革命手段的是公子光。公子光是一代枭雄,当年,伍子胥背负血海深仇从楚国逃亡到公子光门下。在看穿公子光夺取王位的企图后,伍子胥为达到自己的复仇目标,决定帮公子光除掉吴王僚,因此将刺客专诸推荐给了他。
行动的时机到了:吴王僚派大军围攻楚国都城时被楚军断了后路。公子光心中暗喜:外无救兵,内无忠臣,吴王僚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公子光决定在此时“请客吃饭”——请吴王僚吃饭。
公子光为这次宴会做了充分准备:宴会地点——公子光家;主菜——水煮鱼;服务生——专诸。吴王僚也做了精心的准备,在自己周围布满了卫兵、亲信。在这样的严防死守之下,谁也不会相信将有意外发生。就在大家都有些松懈的时候,公子光以脚部疼痛为由请求暂时离席。在公子光的安排之下,主菜水煮鱼随即就被服务生专诸端上了餐桌。专诸的出现显然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
专诸平静地把鱼放在餐桌之上,如同变戏法一样,他突然从水煮鱼的肚子里抽出一把锋利的匕首,吴王僚还没反应过来,就已命丧专诸之手。
公子光就是吴王阖闾。
你看,革命就是请客吃饭。请自己的敌人吃饭,然后革掉那人的命,代替那人做国王。仅仅是请了一次客,费了一顿饭,革命就成功了!如果考虑到主人也消耗了自己准备的饭菜,那这场客请得就更加划算。如果不是以请客的方式,公子光能够接近吴王僚吗?公子光所养的刺客能够对吴王僚下毒手吗?因此,在某种情况下,请客就是最好的革命,最经济的革命,最实惠的革命。
[鸿门宴]
仓促宴请,杀机四伏
鸿门宴是“革命就是请客吃饭”的一个灰不溜秋的案例,只是一场匆匆忙忙的宴会,是不速之客与毫无准备的主人之间的一次小聚。
命悬一线的刘邦当时硬着头皮前去项羽的军营进行深刻检讨。刘邦的到来打乱了项羽的行动计划,项羽备下酒宴招待刘邦。显然,这是一场仓促的宴会,项羽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然而,客人刘邦的准备却相当充分。所以,对于宾主双方来说,这是一场信息不对称的宴会。由于有了这样的不对称,才会出现刚一见面,项羽就出现了不小的社交失误。宴会进行中间,范增好几次给项王递眼色,让项羽干掉刘邦。可是,项羽却一直保持沉默。实在忍无可忍的范增来个“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好在刘邦得到项伯的帮助幸免于不测。最终,借上厕所的机会,刘邦悄悄地逃离了杀机四伏的宴会。
因此,鸿门宴既不是革命,也不是请客吃饭,但它又是革命,又是请客吃饭,只是命没有革好,饭也没有吃好。
[毒酒宴]
齐王献城,巧化危机
作为刘邦的亲密战友,吕后对于“革命就是请客吃饭”学得炉火纯青。
汉惠帝二年,楚元王刘交、齐悼惠王刘肥前来朝见。十月,有一天惠帝与齐王在太后面前宴饮,惠帝因为齐王是兄长,请他坐上座。看到居然有人敢坐在自己儿子的上座,吕太后大怒,马上暗示手下斟了两杯毒酒放在齐王面前,命令齐王起来向她献酒祝寿。齐王站了起来,不知深浅的汉惠帝也站起来,端起酒杯要一起向太后祝酒。
太后大惊,急忙站起来倒掉了惠帝手里的那杯酒。齐王看到吕后奇怪的举动,没敢喝太后的这杯酒,假装喝醉离开了坐席。事后打听,才知道那杯酒含有剧毒。齐王恐惧不已,听从手下人谋策,向吕太后和鲁元公主献上了城阳郡。吕太后因此十分高兴,齐王的危机才得以化解。
吕后就这样巧妙地利用请客吃饭,制服了自己的敌人,达到了革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