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欢迎您!
首页 >  教案大全 >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教案 >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

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XX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分为两大板块:

    第一个板块是口算乘法,内容包含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相应的估算。先安排口算,是因为学生在表内乘法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用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比较容易接受。同时,在教学笔算乘法时需要有口算的基础。此外,乘法估算也同样需要有一定的口算乘法的基础,所以先安排口算有利于学生掌握笔算和学习估算,在进行笔算和估算的同时又可以巩固口算,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第二个板块是笔算乘法。它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也是多位数乘法的基础。但笔算乘法与以前教的笔算加、减法有很大差异,在计算过程中,计算步骤较多,要顾及的问题也很多,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很容易出错。因此教材在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算理的基础上,采取各个突破的办法来克服这个难点。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

2.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单元教学措施

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计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机械的训练更使学生厌烦,这是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适当地创设一些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来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使他们感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

四、课时安排:12课时。

1、口算乘法…………2课时

2、笔算乘法………… 9课时

3、整理和复习 …1课时

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11节)

     

第一课时:口算乘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p68中的主题图。

教学目标:使学生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乘法。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能熟练用乘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6×4        8×5     9×7     7×5    6×8    9×7

二、结合生活情况使学生加深体会乘法的含义。

1、教学p68的主题图。

(1)、让学生独立观察教科书p68中情境图。思考:①这幅画面是什么地方?②你发现了画面中有什么游戏项目。

(2)、在小组中互相说说自己观察到了什么内容。

(3)、各小组代表汇报。

(4)、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数据。根据你们提供的信息(条件),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大家在小组里议一议。

2、感知生活中有乘法。

(1)、学生汇报。(略)

(2)、师:这些活动,你们在哪亲身体验过呢?

3、体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师:除以上这些数学问题,你们谁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使用乘法计算?学生通过思考,自由回答。

三、练一练

    ⊙ ⊙ ⊙     ⊙ ⊙ ⊙     ⊙ ⊙ ⊙

     ⊙ ⊙        ⊙ ⊙        ⊙ ⊙6页,当前第1123456

 ⊿⊿⊿⊿    ⊿⊿⊿⊿    ⊿⊿⊿⊿   ⊿⊿⊿⊿

 ¤¤¤¤¤¤¤¤¤    ¤¤¤¤¤¤¤¤¤      以上练习学生独立完成。

四、全课小结。

 

教学反思:创设生活情境质疑,激发学生求知识欲,让自主参与探究求知,效好的完成教学。

 

第二课时:整百、整千数的口算乘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p68——69,练习十五1、2、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会进行相应的口算。2、使学生知道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简便算法。

教学难点:理解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①  6个十是多少?       ②  8个百是多少?     ②  40是几个十?

二、探究新知。

1、示情境图,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2、出示例1,进行教学。

⑴、出示情境图1。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9人要多少钱?10人要多少钱? 有谁想解决这个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①、学生独立思考。

②、自由汇报

③、教师肯定,鼓励说得好的学生,板书2×9﹦18(元)    2×10﹦20(元) 答:9人要18元。10人要20元。

⑵、出示情境图2。坐碰碰车每人3元,20人要多少钱?

①师:这个问题,同学们会做吗?,你是怎样想的?同桌互相讨论并计算。

②学生汇报,上台板演,学生评议。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书p69“做一做”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同桌订正答案。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有什么发现?

2、完成练习十五中的第一题口算,学生独立完成。

3、练习十五的第2、3题,分小组讨论完成,汇报。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2、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教学反思:利用学生以有的数的组成基础,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是几的知识学会求积,从而迁引到观察积发现整十、整百、整千算法口算时末尾0与得数积末尾的0之间的关系,而概括出口算方法,能快速准备的进行口算。

 

第三课时: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乘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0页例2,练习十五第4,5,6题。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体验估算的过程,初步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幻灯片逐一出示各种图片。引导学生提出用乘法计算问题。内容:邮局邮票出售处,有的邮票一枚80分,有的邮票一枚60 分。

百货商店鞋柜,一双旅游鞋78元,一双皮鞋164元。

电影院售票处:日场一张电影票15元,夜场一张电影票20元。

小袋鼠蹦跳一次约2米,小袋鼠蹦跳33次。

文具商店柜台,每合 图钉120个,每包日记本25本。

2、出示书第70页例2主题图: 三年纪一班29个同学去参观航天航空展览,门票每张8元。

请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补充提出如果老师这时只带250元钱去够吗?

二、尝试解决。

1、教师先请学生猜一猜带250元够不够?再请学生思考怎么知道我们猜得对不对呢?看看小精灵是怎么说的?

2、怎么才能知道8×29大约是多少呢?能用我们前面学过的计算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6页,当前第2123456

3、启发学生想出前面我们已经学过整十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我们可以把29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数来估算。

4、因为8×30﹦240,所以8×29的积比较接近240。我们可以列成8×29≈240。再由小精灵介绍约等号。可见带250元够买门票。

三、拓展引伸

估计下列几道乘法算式的积大约是多少?

32×6      49×5     218×4      581×2

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说明各应看成几百或几十。说明因数是三位数时,只要看成最接近的整百数既可。

四、巩固练习。

1、完成书第70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订正答案。结合订正答案的过程让学生说一说估算的过程。

2、书第4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3、呈现的几个问题情境和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估算结果,找出答案。

4、请学生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五、全课小结

1、这节课开头我们碰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的?

2、上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教学反思:在原有的求近似数基础上,较轻松的学会将其中一个多位数变成整十、整百、整千来进行乘法口算,以提高计算速度。但个别同学却是用竖式计算来求积之后再进行约等,没实现方便计算,因此要强到估算的意义来明确算法。

 

第四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十五中的第7、8、9、10、11、12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训练,体会到乘法在生活中,能初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略)

二、解决问题。

1、出示教科书p73第8题,先由学生独立口算然后同桌互相检查订正答。

2、出示教科书第73页第9题。学生读题后问:这道题你是怎样想的?会列算式吗?然后学生独立完成。

3、教科书p73第11题为开放题,学生能写多少算多少写对既可。

4、出示教科书p73第7、10题

①分小组讨论,由组长将讨论结果记下。

②小组汇报,说说是怎样想的?

③小组派代表上台板演。学生评议。

5、出示教科书p73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并说一说。

三、课堂小结

1、今天的训练,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2、教师小结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学反思:通过练习课,提高学生口算、估算水平,能灵活正确的进行计算。

 

第五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4页例1,练习十六第1——4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出示例1情境图。

  师:元旦到了。小明、小华和小丽正在用彩笔画画,准备布置“迎接元旦”专刊。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呢?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3盒大约有多少枝彩笔?

如果我们要知道准确的枝数,该怎么办呢?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二、探讨交流: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12×3表示什么意思?这道题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有什么不同?该怎样算呢?

1、让学生思考,计算摆一摆小棒或画图等。能想出几种算法的,就把几种算写出来。6页,当前第3123456

2、算完后,在小组里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其他同学听。

3、全班汇报。教师将汇报板演在黑板上。

三、介绍竖式。

  12  。。。。。。因数               

× 3  。。。。。。因数           

  36 。。。。。。积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道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四、巩固练习:学生完成练习十六的作业。每道题让学生估算,然后再用竖式计算。

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为什么是用乘法计算。

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交流这道题有哪几种算法。

五、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笔算不进位乘法 ,还知道了乘法竖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反思:通过拆分数字及实物演示让学生理解计算方法,并能在理解算法中去探究去总结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提高了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第六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p76例2,练习十七的第1、2、3题。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感知乘法处处在生活中。 2、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探讨交流

1、学生观察情境图。这幅图是在什么地方?在小组里说说自己观察到的内容。

2、教学p26中的例2。这道题应该怎样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⑴、将图中信息用文字表达出来。书店有许多书,连环画每套18本,王老师买了3套,一共是多少本?

⑵、你能算出王老师买了多少本连环画吗?

⑶、学生独立完成,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同学听。

⑷、教师将小组的汇报板演到黑板上。

18×3=54(本) 

  1 8             1 8 

  1 8           ×  3 

+1 8             5 4   

  5 4          答:王老师一共买了54本。 

三、做一做:学生在练习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四、巩固练习

1、练习十七第1题,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

2、练习十七第2题,独立完成后,同桌说说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3、练习十七第3、4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内说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

五、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教学反思:学生以学过进位加法,因此在进位乘法的算理了较轻松的理解和掌握。练习中大多数学生能能正确计算,个别同学忘记加进位后写得数。

 

第七课时:连续进位乘法

教学内容:p79例4。

教学要求:掌握一位数乘法中连续进位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1.复习乘法竖式计算。

2.计算517×3后订正,并让学生说说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二、新课教学。

1.p79例4的教学。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看图列出乘法式子6页,当前第4123456

(2)先由学生试算,通过集体评论订正、进行学习。

(3)把例4与例3的竖式对照,找出异同点,使学生理解进位的道理。

2.小结: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时应注意:用一位数乘第一个因数的某一位时,要看看后一位乘得的积有没有进位,如有进位,不要忘记加上进上来的数。

三、练习设计:

1.p79“做一做” 订正后,让学生找出哪一道题最容易出错,为什么?

2.填上适当的数。

四、课堂作业:p80第1题     

教学反思:因刚接触多位数乘法,学生在知识运用还不牢固,时有时习惯性出现前面几位突然用到加法计算的现象或记得和该位相乘却忘记加进位的现象。

 

第八课时:连续进位乘法练习课

教学内容:课本p80第2题—第4题   补充练习

教学要求:1.能正确地、熟练地应用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2.通过练习,体现认真、细致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

二、练习设计:

1.听算: 500×7    21 ×4    320× 3   1000×9    430×2

2.找出下面各题的错误,并改正:135×5= 525    269×6 = 6564     4273 × 5=8456

3.计算下面各题。

(1)5乘173是多少?   (2)4个2531是多少?   (3)23的2倍是多少?

4.课本p80第2、3题。

5.第4题可用比赛形式(看谁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或3分钟内全做对的给予表扬。

6.做好练习的订正工作。

三、作业:书p80第5题—第13题

教学反思:通过计算时的口语训练,提高了学生计算的正确率练习。

 

第九课时: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教学内容:p83例5——例6和练习十九1——4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3个盘子,6个苹果.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 3×4表示几个几相加?     2×5表示几个几相加?

2.第二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

二、新课

1.教学例5:认识零乘任何数都等于零.   

(1)要求3个盘子里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用加法怎样列式? 用乘法呢?学生回答后,板书: 0+0+0=0     0×3=0

师:“0×3”表示什么呢?(3个0相加,结果得0.想一想,0×5等于多少呢?为什么?板书)

(2)我们刚学过0x3=0,那么3×0得多少呢? 学生回答后,板书3×0=0 ,再出一组算式0×9和9×0让学生回答得数是多少,最后出0×0让学生填,得出0×0=0. 

小结:大家看这些算式(指着上面的算式),0乘一个数和一个数乘0都得0,0乘0也得0,所以”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让学生一齐读一遍.

2.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   

3.教学例6:出示518×3,让学生用竖式计算.订正时,让学生说说用一位数乘多位数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然后将第一个因数518改为508.

   508×3,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同518×3是一样的.乘的时候也要用第二个因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数.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0也要乘,乘得的积是0,要在积的十位上写0.教师边说边把算式的得数写出来.    6页,当前第5123456

三、课堂练习

1. 做练习十九中的第1题.让学生独立笔算,再让一两个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2. 做练习十九中的第4题

四、作业 : 让学生做练习十九中的第2、3题.

 

教学反思:利用多媒件课件演示了几个0相加得0,具体化的了解0乘任何数都得0的意义,并结合以有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经验能正确计算中间有0的乘法。

 

第十课时: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内容: p86例7和练习二十1——8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20×3  12×4  200×3  120×4  ×3  1200×4

口算后问:观察每一组题,第一个因数有什么特点?乘积有什么特点?怎样算比较简便?

总结: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用第二个因数乘第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再看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后面添几个0.

 二、新课

 1.教学例7.

 出示例题,问:这道题求“一共需要多少钱?”怎样列式?怎样用笔算?学生试做后,问:还有更简便的算法吗?

 学生回答后,告诉学生: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可以先不计算,只用乘法去乘0前面的数,最后再把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落下来.然后让学生列竖式用简便算法计算.

 教师接着出示2500x3,让学生用简便方法试算.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简便.

 2.做例7下面的“做一做”中.先让学生独立做,教师要注意巡视,了解学生计算的情况.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二十第1题。让学生独立做,然后集体订正,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说明.

2.做练习六的第4题.让学生独立做,直接把得数写在教科书上.教师了解学生在2分15秒内全做完的学生有多少,哪些学生还没有做完.然后集体订正.

3.做练习六中的第5.7.8题.   

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以后碰到这类题都可以用简便写法.

五、布置作业:练习二十第2.3.6题

 

教学反思:学生能利用以有知识正确计算出末尾有0的乘法,在引导下学生也总结出了末尾有0乘法计算时较为节省时间的算法。

 

第十一课时:整理复习

教学内容:p89——90的整理和复习和练习二十一

教学目标:1、整理和复习笔算乘法。2、能够利用乘法笔算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整理和复习口算乘法

1.做练习二十一第1题:口算。700 ×6怎样口算,要特别注意什么?

2. 做整理和复习第2题

3.估算:整理和复习第1题,怎样进行乘法的估算?

二、整理和复习笔算乘法   

 整理和复习第3题:学生列式解答后,问:笔算一位数乘多位数,要注意什么?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二十一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一做,然后集体订正.

2.练习二十一第3题.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根据第一行的数怎样得到第二行的数。

四、布置作业:练习二十一第4题

教学反思:通过练习发现,仍须加强连续进位的乘法练习,以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灵活性。6页,当前第6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