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欢迎您!
首页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片断赏析之一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89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片断赏析之一

有一些课令人费解和担忧,请看苏教版小语教材11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教学片段:

  师:司马迁受到了酷刑,为什么还能坚持把《史记》写下去?

  生:他牢记了父亲的嘱托。

  师:好。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司马迁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所以他坚持活下来写《史记》。

  师:很好!你们说说哪些人的死重于泰山?

  生:文天祥的死重于泰山。他热爱祖国,不受敌人的威逼和利诱,拒不投降,在狱中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

  生:岳飞的死重于泰山。他顽强抗金,保家卫国,最后却被*臣所陷害。

  师:你知道岳飞是被谁陷害的吗?

  生:是秦桧,他被外国收买陷害岳飞的……

  师:还有哪些人重于泰山?

  生又说出了李白、杜甫、爱迪生、阿炳、董存瑞、黄继光等。(略)

  师:你们说到的名人中,哪一位是残疾人?

  生:阿炳。

  师:他和司马迁一样都是身残志坚的人,你们还知道哪些人具有这种品质?

  生又说出了贝多芬、张海迪、桑兰等。(略)

  师:你们知道哪些人的死轻如鸿毛吗?

  生又具体地说出了和王申、袁世凯、甫志高、秦桧、恐怖分子等。(略)

  应该说这个教学设计理念是新的,其积极意义也是应该肯定的,尤其是教师开始提出的问题准确地把握了课文的重点,贴近了文章的主旨,有利于学生深入地读书感悟、熏陶、内化,充分地开发文本的教育资源。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通过潜心会文和表情朗读课文,感悟、体验司马谈临终时“泪流满面”的遗嘱,司马迁受酷刑时“悲愤交加”的情景,学生的心灵就会受到震撼,司马迁的形象就会在他们的脑海里打下深深的烙印。但是教师把开发教育资源狭隘地理解为“面向课外”,把学习的重点引向对课外信息的搜集、交流上,以至削弱了课文的学习,枯竭了阅读课的情感之源,流失了文本价值。

  在教学内容的落实上,处理好开发教育资源与强化文本学习的关系,这是摆在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必须解决的问题。如何处理好这对矛盾呢?笔者认为:课外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有助于文本学习的深化和拓展,而不是对文本学习的折扣和虚化。通过对文本的学习和探究,要增强文本的张力,扩大文本的延伸作用,促进学生对课外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摘自《遵循规律回归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