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单元备课
单元主题
走进西部
单元训练项目
导
语 高原、雪山、草原、戈壁……西部祖国版图上神奇的土地!西部,世界历史上沟通西方文明的桥梁!如今,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在建设者辛勤汗水的浇灌下,西部又焕发出勃勃生机!让我们随着课文的学习,走进西部,去亲近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阅读本组课文,要把握住主要内容,还要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如果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老师、同学讨论。 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3体会优美的语言,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精
读
课
文
课题
《草 原》
《白 杨》
学
习
目
标 1 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3 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了解西部的兴趣。 4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1 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大伞、抚摸、介绍、边疆、陷入”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学
习
重
点 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 教学难点一是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表达方法;二是通过学习此文,引起认识西部,了解西部的兴趣。 重点是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品质;难点是体会写法,感悟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2默读课文,讨论:
课
后
题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 2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再从文中找出其他写的没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再抄下来。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2)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3联系课文,说说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4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从爸爸介绍白杨的话里可以看出白杨有哪些特点?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爸爸“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2)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3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如:“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即可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把它们找出来,仔细体会体会,再抄下来。 小练笔:写几句话,夸夸向科文中的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或保卫者,可以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
略
读
课
文
课题
《丝绸之路》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单元训练项目
链
接
语 祖国的西部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灿烂的历史文化。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其中光辉的一页。读读下面这篇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些内容,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有条件的,还可以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和同学交流。 共14页,当前第1页1234567891011121314过去,为了西部的发展和繁荣,老一辈建设者献出了青春和热血;如今,为了加快西部的建设,新一代建设者正踏着他们的足迹,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默读课文,说说青藏铁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 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3体会优美的语言,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学习
目标 1认识9个生字。读读记记“矗立、戎装、守候、鸵鸟、匕首、贸易、芝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西部灿烂的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3激发起了解西部历史的兴趣,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1认识14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修建青藏铁路的重要意义,感受建设者无私奉献、乐观向上和科学创新的精神。继续增加对西部大开发的了解。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
学习
重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丝绸之路的重大作用和作者的表达方法,激发了解丝绸之路和西部历史的兴趣。 重点是把握主要内容,弄清建设者们是如何克服复杂冰冻土层、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这些困难的,并从中受到感染。难点是修建风火山隧道中的施工困难及科技攻关的方法。
词语盘点
读读写写 会读,会写29个词语,并且要会运用。
读读记记 会读、会认27个词语。
口语
交际
习作 1策划一次和远方小学生的“手拉手”活动,商量、讨论活动的方案。能有条理、较为具体地说出自己的活动方案。 2结合本单元“走进祖国西部”的专题学习,交流课内外的学习与活动,在交流中积累学习方法并理性的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断进行改进。引导学生交流在课内外学习中的真实感受,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对西部建设、发展的看法或者建议,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建设西部的豪情。从课文中汲取写法特点,在交流探讨中提高习作水平。
学习运用优美的语言进行表达。
回顾
拓展
一
交流平台 1结合本单元“走进祖国西部”的专题学习,交流课内外的学习与活动,在交流中积累学习方法并理性的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断进行改进。 2引导学生交流在课内外学习中的真实感受,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对西部建设、发展的看法或者建议,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建设西部的豪情。
日积月累 引导学生朗读、背诵古诗词,并能谈谈对诗词的理解和体会。
展示台 从课文中汲取写法特点,在交流探讨中提高习作水平。引导学生就自己的某一点体会畅所欲言,学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课时安排: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3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3课时,“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1—2课时。 总第 1、2 课时
课 题 1、草原
教学目标 共14页,当前第2页12345678910111213141、学会14个生字,会认4个字,能正确读写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礼貌、拘束、摔跤、襟飘带舞等词语。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和谐的教育。 3、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培养美感。初步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中描述的精彩情景,体会句中所含的意思。
教学难点 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及表达上的作用。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有关草原的风光、资料;收集其他表现民族团结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有关草原的歌曲。
教 学 过 程 (第 1 课时)
第一课时
一、音乐铺垫、孕育情感
1、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说说歌曲中描绘的是哪里的景色。听着歌曲,在你头脑中呈现了怎样的景象?出示课题:草原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及见闻说说草原的美丽景象,与实践阅历相结合,缩短文本与生活的距离,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今天我们将在老舍先生优美文字的引导下走进那美丽的草原。
二、自读感悟、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找出生字、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自由结成旅行伙伴,去“游览”草原的美景,在美景中细细观赏。
2、汇报交流,共同感悟:课文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勾画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说说你有怎样的感受?请把你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
3、内容归纳,整体感知:引导学生说说作者老舍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草原?分别根据学生留下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得出介绍了草原的自然景色和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及民族间的团结友爱。(引导学生明确课文内容。)
三、分层朗读,感悟美景
1、找出描写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段落,自己有感情地朗读,把你喜欢的词句勾画下来,细细品读。
2、引导学生说说草原的自然风光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感慨?“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3、是怎样的一种景象让作者有了如此的感慨呢?以此引导学生说说草原的天、地的景色各有什么样的特点?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4、找出第一自然段中描写天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读,说说天的特点。在这样的天空下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读出作者的感受。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羊群和小丘的句子,说说给自己在头脑中留下的印象。读中评价,体味美感。
6、在这样的境界里你会有怎样的感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自然段。
7、齐读感悟、练习背诵。
四、品味练笔
通过老舍先生优美的语言描写,让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两句描绘草原美景的句子或小诗。也可以用你手中神奇的画笔画出草原的美景。交流展示。 共14页,当前第3页1234567891011121314
五、巩固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 学 过 程 (第2课时) 第二课时 一、回顾美景、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忆草原自然风光,今天让我们接着走进草原,继续我们的草原之旅。
二、朗读理解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你又看到了什么?
2、行车在草原上所见到的景象、蒙古人民骑马几十里欢迎远到而来的我们的情景。
3、请同学找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读中评议:看到这样的场面你有何感想呢?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4、交流感受,齐读第二自然段。
三、读中体会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3、4、5自然段,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上记号。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感受,抓住课文片段进行理解体会:
⑴ 主客见面时那真挚的感情,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用“ ”线标出、交流:
引导学生从词句中体会。(如:“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中的两个“再”。“总是热乎乎地握着”中的“总是”,“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中的“很多……都是……”体会到主客双方的感情热烈、深厚。)
⑵ 自由读思考: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款待客人的?把你体会最深的一点讲给同学们听。
找学生朗读,同学们边听边想象画面。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你有什么话要说,你又会做些什么呢?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体验。、
⑶ 学习第五段:齐读最后一段,说说你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理解。
四、总结感悟
1、总结全文谈谈你的感受。本文通过写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表现了民族团结的精神。
2、齐唱《爱我中华》。 五、练笔拓展 同学们,草原真的是美极了。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本文描写的是老舍先生几十年前去访问内蒙大草原所看到的景象,今天的草原又是什么样的呢?请你展开丰富的想象,用精彩的文字描述草原新景象。 板书设计: 草 原 初到草原──草原的景色动人 受到欢迎──由寂静变热闹 热情相见──气氛热烈 盛情款待──食品丰富,有歌有舞 愉快联欢──载歌载舞,不忍离别 总第 3 课时
课 题 2、丝绸之路
教学目标 1、认识“矗凹”等七个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说出这条路被称为“丝绸之路”的原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让学生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学会收集、整理、加工信息,能从网上查阅关于丝绸之路的其他知识,能用简洁的话介绍,从而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丝绸之路的价值。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丝绸之路”地图。 2、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教 学 过 程 (第 1 课时) 共14页,当前第4页1234567891011121314一、话说“丝绸之路” 1、出示课题,阅读课后的“资料袋”。 2、学生出示搜集的关于丝绸之路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你所了解的丝绸之路。 二、走近“丝绸之路”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把文章读通顺。 2、默读课文,思考:“丝绸之路”是一条怎么样的路?在课文中寻找一句合适的话来说明。 3、课堂交流: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不同的句子来说明“丝绸之路”,教学中可要求学生做到: ⑴ 把句子读通顺。 ⑵ 简要说明理由。学生可能会找到这些句子: ⑴ “商人们在这个东方大都市开了眼界,正满载货物返回故乡。”──这是一条运送货物的路。 ⑵ “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这是一条繁忙的路。 ⑶ “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⑷ “从那以后,一队队骆驼上对在这漫长的商贸大道上行进……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这是一条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的路。 三、走进“丝绸之路” 1、朗读课文第2~13自然段,思考:课文描写了一个怎么样的场景?用一两句话概括。 2、课堂交流,指导要点: ⑴ 时间:公元前115年。可以从现在推算时间,让学生感受年代的久远。 ⑵ 地点:伊朗高原北部。出示“丝绸之路”地图,让学生寻找到从西安到伊朗高原北部的路线和距离,感受到路途遥远。 ⑶ 人物:安息国的将军、中国使者。重点介绍博望侯张骞,可以从课文中的一句话“张骞在此之前,已于公元前139年和119年两次历尽艰险出使西域。”导入,联系课外搜集的资料向学生介绍张骞出使西域的经过和贡献。 ⑷ 事情:安息国将军热情迎接中国使者,双方交换礼物。 ⑸ 连成一两句话说一说。 3、默读课文第2~13自然段,想象:安息国的将军和中国使者见面的时候,是怎样的场面?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并说说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⑴ 隆重: ① 找出有关句子: “将军其在高头大马上,身后兵马不计其数……” “‘列队欢迎!’将军发出命令。骑兵迅疾分列两队,一左一右,摆出夹道欢迎的阵式。乐队奏起军乐,人群一片欢腾。” ② 想象当时的情景,用自己的话说说。 ③ 有感情地朗读第3~7自然段。 ⑵ 热情: ① 找出有关句子:课文第8~12自然段。 ② 朗读这几个自然段。 ③ 说说当时双方为什么表现得这么热情? 因为这是在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因为双方交换了许多批次没有见过的东西,很高兴…… 因为他们把东西方连接起来了…… …… ④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8~12自然段。 4、说说“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⑴ 朗读:“从那以后,一队对骆驼商队在这漫长的商贸大道上行进……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 ⑵ 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说。 四、延伸“丝绸之路” 1、学完了课文《丝绸之路》,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把你想说的写下来。 2、想想:现在的我们能为“丝绸之路”做些什么?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做一个关于“丝绸之路”的调查小报告或者搜集资料做一份关于“丝绸之路”的介绍。 共14页,当前第5页1234567891011121314【板书设计】 东西方友谊交流之路
2、丝绸之路 东西方经济交流之路
东西方文化交流之路
总第4、5课时
课 题 3白杨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大伞、抚摸、介绍、边疆、陷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
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品质。
教学难点
1、体会文章的写法,感悟白杨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
2、体会父亲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情怀。
教学准备
1、课前要求同学们搜集有关边疆建设者的资料:如屯垦戍边的生产建设兵团战士、支边人员以及参加新疆建设的其他人员等等。
2、教师为同学们准备一些相关的影视资料、图片。
教 学 过 程 (第 1 课时)
第一课时
一、 谈话导入 激趣引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大戈壁吗?(蒙古语意为难生草木的土地,是一种粗沙、砾石覆盖在硬土层上的荒漠地形。)然而,在这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的荒凉大戈壁上,却生长着一棵棵高大的身影,你知道他们是什么吗?它们就是挺拔的白杨。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到这荒凉的戈壁滩看一看。 教师板书:白杨 学生带着对戈壁的好奇之心,进入课文,产生激情,收到引情激趣的效果。)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自学生字生词
1、师此时你一定在想,荒凉的戈壁究竟是什么样的?白杨为什么会在那里生长呢?在这里生长的白杨树会有有什么特点呢?现在,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生字新词,然后和你的同座交流一下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学,可以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2、教师检查学生自学结果:
⑴ 对一些词语的理解:
浑黄一体:都是浑浊的黄色,分不清界限。文中指戈壁自然环境恶劣,没山没水没人烟,只有漫天黄沙,,连天和地的界限也无法分清。
高大挺拔:高大笔直,挺拔秀丽超出一般。文中用来形容茫茫戈壁上的白杨树,在那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仍能够长的如此高大,令人赞叹。
⑵ 提醒学生注意一些生字的字形,如:“疆”字不要丢“土”,与“僵”在字形字义上进行区别;“陷”字右下的笔顺是撇、竖、横、横折、横、横。
⑶ 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文章主要写了在通往新疆的列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窗外的白杨,展开议论的事。
⑷ 把握作者的行文线索:在西行的列车上,爸爸和他的孩子看见窗外的白杨讨论白杨的特点,爸爸表明心迹。 共14页,当前第6页1234567891011121314
三、细读品味 了解白杨的生活环境
1、学习课文的一至三自然段,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
⑴ 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白杨树的生长环境。
① 白杨树生长在茫茫的大戈壁上,,那里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几乎没有生命的存在。(明确白杨的生命力极强。)
② 那里的天地都是浑黄的,经常飞沙走石,狂风四起。
(明确白杨树的生活环境及其恶劣。) (教师引导,学生头脑中产生飞沙走石的画面。)
③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这是爸爸介绍白杨的话,要重点理解,明确白杨的特点:不择环境 坚强 不软弱 从来都那么直。)
④ 教师出示相关的课件或图片,学生以图片为栽体,进一步感受白杨树的坚强。
⑤ 品读爸爸的话。读出对白杨的赞叹之情。
⑥ 把爸爸的话背诵下来。(学生感受到白杨树生活环境的恶劣及性格的坚强,为以后的言物喻志打下伏笔。)
⑵ 此时的你最想对白杨树说点什么?
① 唱一唱有关杨树的歌曲。
② 介绍一下写白杨树的一首小诗。
③ 也可提出问题,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环境生存呢?
④ 也可对白杨树的喜爱之情等。
三、提出疑问 置留作业
刚才的同学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白杨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环境生活呢?爸爸介绍了白杨,真的是单纯的在介绍白杨树吗?课下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下节课我们共同交流。 教 学 过 程 (第2课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直奔情境
1、复习有关词语: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大伞、抚摸、介绍、边疆 、陷入。
2、指名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一段话。
二、剖析实质,表达心声
爸爸只是向孩子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那么他要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心呢?
学习第10至12自然段,理解爸爸的心声:
指名读读这一自然段,说一说:表白是什么意思,解释说明;也,说明爸爸说树即说人。
生思考为什么说爸爸也是在表达自己的心呢?你是怎么理解的?和同学们讨论一下。(抓住表白一词进行理解。)
爸爸看见戈壁滩上高大的白杨树,触景生情,以白杨自勉,是托物言志,勉励自己要向白杨树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不软弱,也不动摇。
3、白杨树是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绿色战士,那么,爸爸的生活环境又会怎样呢?
⑴ 生讨论汇报 抓住爸爸和白杨特点的相似之处。
⑵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有关建设兵团或支边人员的有关影视资料。(学生感受同时产生联想,感受爸爸和白杨树一样,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建设边疆,无私的奉献着自己一切的场景。)(抓住事物间的相通之处,体会借物喻人的写法。) 共14页,当前第7页1234567891011121314
4、西部需要开发,祖国需要建设,那么需要的就是向爸爸这样的边疆的建设者,正是他们才使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美好。不知道此时的你,面对如此高尚的爸爸,想说说些什么呢?把你的心理话说给你的同学听好吗
三、再现希望,体会写法
1、学习本文的最后一自然段:你能理解“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的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的身边,几棵小树正在迎风成长起来”这句话的含义吗?
预设:
⑴ 高大的白杨指爸爸自己,身边的几棵小树即指他的孩子们。
⑵ 爸爸希望他的孩子也能扎根边疆,成为边疆的建设者。
⑶ 这是爸爸的愿望,更能体现爸爸的高尚情操
2、带着对父亲的敬意读一读这段话好吗、
3、体会写法:白杨树和爸爸有着相同的本质特点,他们不怕环境的恶劣,默默的为大地和人类奉献着自己的一切,作者借助白杨的这个特点,明写白杨,暗写自己和与自己一样的边疆戍卫者。这种写作手法就是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四、感情朗读,收束全文
带着对白杨树的赞叹,对边疆戍卫者的敬意,对西部未来的憧憬,让我们再一次回到课文之中,去感受这种真真切切的奉献精神吧。指名感情朗读课文。边读边再一次感受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好吗?
五、练习设计
1、读拼音写词语:
qǐng xī( ) yǔ sǎn( )
fu mo( ) jiè shào( )
biān jiāng( ) xiǎn lòu ( )
2、根据原文内容填空: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 ),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 ),不管( ),它总是( ) ,那么( ),不软弱,也不( )。 突然,他的嘴角又( ),那是因为他( )的右面,在一棵( )身边,( )正迎着风沙( )。
3、小练笔:写几句话,夸夸像课文中的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或保卫者,可以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文章中,有许多含义深刻的句子,请你把它工工整整的抄写下来好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白 杨 高 直 白杨 高大挺秀 生长范围广 借物 生命力强 | 爸爸 表白心愿 扎根边疆 | 建设边疆 喻人 共14页,当前第8页1234567891011121314教育子女 总第 6 课时
课 题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教学目标 1、认识“妖、娆”等1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感受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英勇气概。
教学重点 了解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所遇到的困难,感受勇克难关的英勇气概,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了解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所遇到的困难,感受勇克难关的英勇气概,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 收集相关资料。
教 学 过 程 (第 1 课时) 一、引用导语,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过去,为了西部的发展和繁荣,老一辈建设者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如今,为了加快西部的建设,新一代建设者正踏着他们的足迹,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课文《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就将介绍这些建设者们是怎样通过艰辛的劳动才取得的成绩。齐读课题。 二、根据提示,初读课文 1、自读导语,理清学习本文有几个方面的要求:(三个方面。) ⑴ 知道青藏铁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 ⑵ 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 ⑶ 搜集有关西部大开发的资料。(此项任务可放在学习完成后再做) 2、根据要求,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3、小组交流: ⑴ 检查生字字音及组词情况。 ⑵ 把不理解的句子提出来,进行归纳,为全班交流作准备。 三、再读课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1、全班分组合作读课文。 2、提问:自读提示中哪个问题对理解全文最为重要?(第二个问题。文中有一句话反复出现,这句话是“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就强调了这一点。) 3、指导读课文,着重理解在修建过程中,建设者都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请勾出课文中相关语句,联系实际或收集的资料进行批注,小组交流。(学生自学勾画,小组讨论交流。)4、全班交流遇到的困难: ⑴ 困难一:“正在修建的是一条全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 ⑵ 困难二:“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轮番向这支队伍进攻。” 5、面对困难,建设者们是怎样克服的? ⑴ 克服困难一:“科技人员昼夜在隧洞里实地观察,发现冰岩温度变化的规律。经过反复观测、分析和实验,他们终于找到了喷射混凝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 ⑵ 克服困难二:“科技人员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实验、攻关,经过两百多次的失败,世界上第一座大型高原制氧站建成了! 6、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句子进行交流。 7、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一次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升华情感,深刻体会到“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它是全体突击队员和科技人员的共同心愿!” 共14页,当前第9页1234567891011121314四、拓展延伸《青藏铁路工程概况》 五、归纳总结:正是建设者挑战极限,勇创第一的精神,正是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气概,才有了一次次实验,一次次攻关,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成功。今年7月1日,青藏铁路将试运行通车,同学们如果有机会坐火车到拉萨去,请一定不要忘记修建这条铁路的建设者们为之而付出的血汗!希望你们以后也能成为这样的建设者! 【板书设计】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冻土铁路 重重困难 天气恶劣 一一克服 极度缺氧 【教后反思】 本节课,学生通过读书都可以掌握这篇课文讲了什么,也能找出相关语句说明风火山隧道修建过程中遇上的困难,只是语言组织及表达的水平表现不一。这节课的明显失误表现在:对于文章中突出表现人物品质及困难的程度的相关语句因为我对学生引导的不够,所以学生理解不细致,重点字词的理解我与学生也是轻描淡写一带而过,基础的内容反而不扎实。我想,这也是学生在阅读理解能力上提高不大的原因之一,我想我将在这方面的教学下些功夫。 总第7、8、9课时
课 题
口语交际·习作一
教学目标 1、开展一次策划交友活动的话题,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在口语交际中领悟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并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 3、利用书信开展交际活动,在信中有条理地进行表达,写出真情实感,培养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 4、掌握信封的写法,学会评改习作,并通过书信来与人交往和分享习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 1、营造氛围激起活动热情。 2、能够在表达中理清思路。
教学难点 把自己的设想及策划有条理地写出来。
教学准备 了解一些遥远地方小学的情况及他们对交友的渴望。
教 学 过 程 (第 1 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营造气氛,激起热情
1、读一则来自远方的学校的报道。展示那个地区的风貌。
2、你有什么感受?你还知道哪个地区的风土色彩吗?(生尽情的说一说。)师补充叙述: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江南水乡,塞外风光,西部高原,浓郁的地理特色,迥异的风土人情,作为中国人,我们无比自豪和骄傲!
3、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全国各地的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以及部分山川风物的图片、文字资料。(从各地风土人情入手,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策划方案,展开活动
1、各地的风格迥然,你们想结交更多的异地朋友,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吗?想更深入地了解他们那里的风景和物产吗?今天我们就来策划一次和远方的小伙伴的“手拉手”活动。
板书:实施“手拉手”活动
2、要和远方的小伙伴心手相牵,我们首先要做的准备工作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建立联系 共14页,当前第10页1234567891011121314
3、远方的小伙伴和我们相隔遥千山万水,我们怎样才能和他们联系起来呢?怎样才能认识他们、了解他们呢?
4、学生分小组交流探讨,汇报交流结果。
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方式:网络 报刊杂志 各类书籍 电视栏目 ……
(集思广益、畅所欲言、展现热闹的策划场面。)
三、确定方式,开展联系
1、既然我们已经确定与远方的小伙伴建立起联系,那么我们该如何开展“手拉手”活动来增进彼此的了解了?现在大家集思广益,确定交际方法,相信大家一定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就请大家先在组内商量和交流。
2、学生分小组商量。
(教师参与各小组的探讨活动中,要对活动的可行性以及可以为对方做些什么有益的事来进行具体的指导。)
3、学生全班交流各小组的策划情况。
教师适时点评并板书:
⑴ 学生的策划可以有充满关怀的支助活动,有情真意切的书信往来,有简洁流畅的情况介绍,有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还有方便快捷的网上交流……
板书:支助活动、书信往来、情况介绍、联谊活动、网上交流……
⑵ 同学们设计的活动方案都不错,但要开展好每一项活动,都要有一个可行性的计划,现在就请你谈一谈你自己设计的活动的可行性。
学生交流活动设计的可行性,对其他同学进行启发。
⑶ 学生自由交流,其他同学帮助完善设计的可行性。
四、深入探讨,课外延伸
1、你是否想把自己精心策划的活动付诸实践呢?那么我们利用书信把这个活动告诉他们好吗?
2、备课的时候老师在报刊杂志、网上、电视节目和搜集了一些小伙伴的联系地址,你愿意把自己的“手拉手”活动构思告诉他们,与他们一同架起友谊的长桥吗
教师提供联系地址:
3、经过刚才的商量,你们一定还有很多与小伙伴建立联系的方法,请大家课后再收集一些,然后我们下节课把自己的建议告诉他们。愿我们的“手拉手”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让我们和远方的小伙伴心手相牵。(设计好策划的内容,决定付诸行动 ,为行动的实施作好准备。) 教 学 过 程 (第2课时)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上节课我们已经讨论过活动的方案了,今天就开始行动,第一步──写信,建立联系。 二、讨论内容,激发写作灵感 1、小组讨论:信的内容包括哪几方面? 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情况(学习、生活,生活的小环境、大环境)。 把自己班级策划的方案详细地进行介绍。 提出自己认为比较可行的建议。 希望以后能如何进一步地相互了解。 想了解对方的哪些情况。…… 2、注意书信和信封的格式: ⑴ 书信的格式:书信由称谓、正文、敬语、落款及时间四部分组成。称谓应在第一行顶格写,后加冒号,以示尊敬;正文是信函的主体。可以根据对象和所述内容的不同,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文笔和风格;敬语在书信结束时向对方表达祝愿、勉慰之情的短语。落款及时间在信文的最后,写上写信人的姓名和写信日期,写在敬语后另起一行靠右位置。 ⑵ 信封的格式:左上方写收信人所在的邮政编码,上方写收信人的地址,中间写收信人的姓名,姓名写得大一些。信封的右下方写寄信人的地址、姓名和寄信人所在的邮政编码。 共14页,当前第11页123456789101112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