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意图
靖江人杰地灵,地处苏中平原,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在这块土地上,孕育着丰富的民间艺术。《打豆号子》是其中具有鲜明的本土特色,在民间广为传唱的一首歌。它曾在中国江苏民间艺术节“三民”演出大赛上获金奖。
为了让幼儿感受民间文化的艺术魅力,我将《打豆号子》稍加改编,使歌词富有童趣,易于让幼儿接受,在整个活动中,我引导幼儿尝试用说、唱、做、等艺术形式创造性的表现打豆时的劳动场景,体验表演的快乐,激发幼儿爱家乡,爱劳动的情感。
活动目标
1. 学唱靖江民歌《打豆歌》,会用一领众和的形式,热情饱满的声音演唱歌
曲。
2. 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打豆动作,能用形体动作表现打豆场景。体验集体
表演的快乐。
3. 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曲调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活动准备
1. 事先了解有关打豆的相关知识。
2. 视频《连枷打豆》,录音《打豆歌》。
活动过程:
一、律动《拾豆豆》
幼儿在欢快的音乐中边听音乐边做拾豆豆进入场地。
二、学习表演歌曲《打豆歌》
1.引出课题:秋天到了,黄豆丰收了,那你们知道农民伯伯是怎样收获黄豆的呢?(幼儿自由回答)
2.听录音《打豆歌》
师:农民伯伯一边打豆》还一边唱歌呢,我们来听一听。
提问:这首歌中,你最喜欢哪一句歌词?
幼儿回答后,老师带领幼儿一起哼唱
3. 看录像《连枷打豆》理解打豆工具
幼儿说一说并学一学农民伯伯是怎样用“连枷”打豆的
4. 学唱打豆歌
(1):用一领众和的形式演唱。
a:师领唱,幼儿唱和声部分。
b:请个别幼儿领唱,师带领大家唱和声部分。
(2):完整演唱歌曲
(3):用靖江方言演唱
(4)创编和声词
师:在劳动中除了用哼那哼那来和以外,还可以用什么词来和可以使我们劳动的劲更大?
幼儿尝试用其他词来替换哼那哼那
幼儿用自编的和声词演唱。
三、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不同的打豆场景
1. 幼儿创编不同的打豆动作(可以脚踩,可以用手在地上甩……)
想一想: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打豆。教师鼓励幼儿用动作自主表现
幼儿替换歌词演唱,边唱边做动作
2,创编豆儿动作(可以转,可以跳……)
3.启发幼儿想象豆儿被打时的各种形态,并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来
4.合作分角色表演(一个打豆,一个做豆儿)
四、玩游戏——
1.教师介绍游戏玩法
幼儿围成一个圆圈,圈外幼儿做打豆者,圈内幼儿做豆豆
2. 幼儿听音乐游戏
附:歌曲,《打豆歌》
动作说明:1—4小节:小节圈上幼儿拉手上举随音乐摆动,圈内幼儿蹲在圈内.
5—8小节:小节圈上幼儿手臂下垂随节奏摆动.
9—16小节:圈上幼儿做打豆动作,圈内幼儿做豆豆动作.
17—20小节:“豆豆”任意找一个圈上幼儿相互拥抱转圈表现丰收喜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