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现代汉语词典》上定义为“获得预期的结果”,百度百科定义为“逐步实现有价值的理想”。而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对成功的理解渐渐远离价值、尊严与幸福感,在一些人的眼里,追求成功成为近似于追逐名利的游戏。
日前,一项关于“金钱与成功”的调查显示,69%的中国人认为金钱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成为受访者中“最把有钱当成功”的人群。
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指出,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人对“成功”的含义进行重新诠释,许多人不再以收入高低作为衡量成功的标准,而是更加注重自身的幸福感与尊严感。
在“豪宅、宝马、年入百万”的群体性浮躁中,我们应该停一停,醒一醒了。
不惑之年的同学聚会
文/陈建美
去年,我们这班小学同学集体跨入了“不惑”行列,大家隆重地聚会了一次。
在好几位同学正在为没地方停车而犯愁时,我看到了“大头”——当年坐在我前面的姑娘——骑着自行车到了。
直到聚会结束很久,我对大头还是念念不忘。
大头因为个头小、脑袋大得名。当年她不是班上成绩最好的学生,却最有威信,文体活动样样精通,正义感超强,颇有些“女强人”的风范。小学毕业后,她一路重点学校读上去,大家都以为,有一天她会成为真正的女强人,可聚会时看到的却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主妇。
就在众人热闹地派发名片、互称官职、比较车子和房子时,大头愉快地当着服务生。等到被问起生活境况时,她笑说自己挤地铁上下班,没有停车的苦恼;和丈夫两人的工资只够供一套住房,没有买房投资的苦恼;女儿7月小学毕业准备就近升学,没有走后门进名校的苦恼;家务都是一家人亲力亲为,没有找保姆的苦恼;一周会去爸妈和公婆家两次,老人心情好身体好,没觉得养老压力有多大。最让人称奇的是,大头至今仍坚持每周跑步、游泳,身材保持得非常好,完全没有那些“将军肚”同学的健康苦恼。
聚会上,她话不多,大多数时候都在认真地听别人侃侃而谈各自的“成功之道”。一位当年颇为仰慕大头的男同学劝她别在出版社干了,到他的公司当总经理,保管日子过得风生水起。大头摇着头,笑而不语。
花甲之年的班主任专程从美国赶回来参加聚会,几天后我送她去机场,路上她悠悠地说:“你们这班孩子里,大头是最幸福的一个,她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
是的。不止是我,那天参加聚会的人,不管坐拥几套房几辆车,一定都会时常想起大头,想起她脸上恬淡、从容的笑。
以金钱论英雄
文/王琦
从小,我就是在各种“成功案例”的教导下长大的——妈妈说邻居家的姐姐考上了市重点中学,爸爸说是警察叔叔保护着我们的生命安全,老师说因为爱迪生发明了灯泡,世界才有了光明……那时,我们对成功的理解还多种多样,相信平凡也可以孕育伟大。
然而,当时间如白驹过隙般悄然流逝,孩提时的单纯也早已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物质社会中我们对跑车、洋房的渴望,对奢侈生活的向往。面对日益上涨的房价,不断飙升的生活成本,人心不再平静。
学习成绩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毕业后能否找到好工作;职业神圣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年薪能否达到20万元;为社会贡献了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衣食无忧有车有房……
成功的定义与年龄如同反比例函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成功的理解越来越狭窄。当众人都把目光投向20岁的CEO时,少有人再去关心正在某个实验室里勤恳工作的年轻科学家;当人人都渴望成为下一个马云、陈天桥时,少有人再去思考自己真正的价值和兴趣。而我相信,这种盲目的追捧和崇拜不能带来满足感,只能让更多人陷入迷茫和失望。
我有很多朋友大学毕业之后选择了出国深造,有人说他们贪慕虚荣,而我却明白他们是真的爱科学,只是近来国人“以金钱论英雄”的价值观让他们却步,只得选择跋涉重洋,到尊重科学的地方寻找理想。
这听起来多少有些令人心寒,但却是当代人正在面对的现状。国之强大,不光是GDP可以衡量的,还要看社会把“尊重”放在什么地方;否则,就会失去“共有的精神家园”。
泛滥的“成功学”是严重的误导
文/何林
曾经看到过这样的说法:现代社会有三粒毒药,消费主义、性自由和成功学。其中,对人影响最大的就是成功学——它以教育之名,行“毒”化社会气氛、“毒”化人心、破坏多元价值观之实。
如今在国内各大机场的大小书店里,都会看到类似的录像:表情夸张的主讲人,滔滔不绝地讲着鼓舞人心的励志故事和无限美好的发展前景。随手拿起资料,上面赫然写着“成功学”三个大字。
在成功学的逻辑中,如果你没有“豪宅、名车、年入百万”,如果你没有成为他人艳羡的成功人士,就证明你不行,你犯了“不成功罪”。
助你“实现人生价值”、“开发个人潜能”、“3个月赚到100万”、“有车有房”、“35岁以前退休”等“成功学”泛滥于职场和网络,上进人群迷失在各种提升课程和短期培训班里,“成功学”大师满天飞,“成功学”培训蔚为大观成产业。
但事实却是,一个社会结构中,所谓“成功人士”不过1%,且离不开长期实干和机遇。若成功一学就会,且成王败寇,成功人士光荣,非成功人士可耻,那么,社会中99%的大多数还怎么活下去?
生活中有许多美好事物和价值,是成功学课程所蔑视、给不了和教不会的。
人生的路并不止是对立的两条
文/谭山山
如果一个社会只允许有“成功、失败”的二元对立语境存在,这个社会是有问题的。
事实上,本来就不应该用这种武断的二元对立模式来进行价值判断,有人愿意成功向上、出人头地,这无可厚非;但也要允许一些人发发呆、做做梦,过一种没有多少追求的小日子。每个人的性格、成长经历各有不同,不是每个人都非得走成功和失败这两条路,在这两条路之间,还有N条路通向各人所理解的成功。
在“成王败寇”的价值观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的美国,人们已经开始反思。《纽约时报》前著名记者亚历山德拉·罗宾斯出版了《过度追求成功者:身不由己学子的秘密生活》一书提醒人们,现在全世界的学生处在比以前更为强大的成功压力之下。她以中学母校的优秀学生为个案,他们承认自己已经努力到了极限,仍感到孤独、无奈、惶恐、无法形容的痛苦和心力交瘁。有的学生为了弥补精力上的不足,甚至用毒品来提神,而这也得到了父母的默许。罗宾斯说:“如果孩子们过度追求成功,那么,无论获得多大成就,他们都感到远远不够。”
电影《阳光小美女》中的爸爸信奉的也是这样的信条:“人只有两种,成功者和失败者。”而最终,电影的结尾留下了这样一段台词评价他:“他是个彻底的失败者,一生没工作,情事不断还是个同性恋,花20年写了一本没几个人看的小说。但晚年回首人生,他发现那些难熬的日子才是一生中最好的时光,因为那些日子造就了他。而快活的日子全是浪费时间,没有任何收获。”
什么叫成功,什么又叫失败,其实并不绝对。
有一种病叫做“成功后不幸福综合征”
文/李冠军
我们常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即先失败,而后惊醒、反思、总结,而后改正、改革、改造、改进、改良,最后成功。但成功后又如何呢?很多人会说,成功了就会幸福了呗,故“成功是幸福的妈”。
果真如此吗?
成功有时是幸福的“妈”,但一不小心,成功就成了幸福的“后妈”。
一位从事心理工作的朋友曾告诉我,她的很多客户都是成功人士或成功人士的配偶、子女,而且这些成功人士都有相似的人生发展轨迹:年轻时为了成功,先把健康、爱情、亲情、友情、休闲这些“幸福果”暂时放在冰箱里储存一下,想着等成功后再去好好地享受。但成功的“365里路”往往很遥远,一个成功接着一个成功让人乐此不疲,流连忘返,等功成名就回头想享受“幸福果”时,发现早已腐烂变质,于是就痛苦地对天长叹:我一生拼搏为了成功后享受幸福,为什么我成功后却再也找不到幸福了?于是就花钱买幸福,豪宅名车,花天酒地,但还是没有买来幸福。于是,他们便去看心理医生,医治自己的“成功后不幸福综合征”……
很多人成功后不幸福,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那些“成功后不幸福综合征”者,错把“人生的成功在于实现幸福”曲解成了“功成名就才可获得幸福”,好好的并列关系被扭曲成因果关系。这一常识性错误甚至误导了整个社会,变成了时下的一股思潮。
所以,奉劝大家千万别拿成功当幸福的“妈”,因为它太有可能变成“后妈”。
社会应多褒奖“正在努力的人”
文/思引
我们常常会看到周遭不少人总在忙碌奔波,永无止境地追求成功,似乎生活只为了目标实现的那一时刻。然而当他们拥有了巨大的财富、显赫的地位以及崇高的声望后,内心却依然充满苦痛,“活着好累”、“做名人难”,我们总能耳闻这样的感慨。奇怪的是,人们依旧前赴后继,乐此不疲。有人一针见血指出其症结所在,“社会只褒奖成功的人,而不是正在努力的人”。
问题远不止于此。英国的“金钱与成功”调查结果,再度印证多数中国人将“金钱”视作评判“成功”的标尺。事实上,不少研究已经表明,“财富与幸福”的关联性非常低,经济极贫穷地区是唯一例外。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卡纳曼认为,高收入人群的生活极易满足,但不会因此比其他人更幸福,反而更易紧张不安。
北京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家庭收入在4000元以下时,幸福感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强,4000元至7000元收入的家庭幸福感最强且较为稳定,但收入超过7000元时,收入与幸福感的关系变得复杂,当家庭收入超过1。5万元,并处于1。5万元到3万元时,幸福感急剧下降,与1500元的家庭一样。
诚然,“一切向钱看”有着贫富悬殊的现实土壤,但是当金钱等同于成功,利益成为原动力,不仅掩盖了生活丰富的含义,同时金钱的诱惑力和交换性,使某些重要的核心价值诸如公平、正义和道德遭到侵蚀,逐步流失。这才是扭曲的“成功观”最可怕的地方。只盼望,别再让我们的孩子爆出“长大以后最想当官”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