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一直有做好事却遭遇尴尬的报道。
比如2006年南京著名的“彭宇案”:一男子因搀扶一位摔倒的老太太,反被告上法庭并遭索赔,法院一审判决称:“彭宇自认其是第一个下车的人,从常理分析,他与老太太相撞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不是彭宇撞了老太太,他完全不用送她去医院,而选择自行离去。”也就是说,在法官的思维中,见到一个老人倒地选择不管不顾、“自行离去”才是符合“常理”的,助人为乐、救死扶伤反而是不合“常理”的。判决书还说:如果彭宇是“见义勇为做好事”,那么,“更符合实际的做法是抓住撞倒原告的人,而不是好心相扶”。这个荒诞的逻辑等于说:如果你抓不住罪犯,你就最好不要助人为乐。2009年,万州区分水中学初二学生万鑫在路边扶起一名摔倒的老人,也被老人及其子女说成是肇事者并告到法院,要求赔偿。因为证据不足,法院一审驳回老人的诉讼请求,老人及其子女上诉到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当天,老人却主动撤诉。
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事实是,对好人好事,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往往不是敬佩、赞美,而是怀疑、嘲讽:可能吗?什么动机?想作秀还是太傻?等等。
这些事件和现象所反映的道德伦理问题是非常尖锐的:好人好事存在的土壤已经出现了问题,在社会道德滑坡而法律又不够健全的情况下,做好事会招致一系列麻烦,首先就是被怀疑。在彭宇案中,判决书中的“从常理分析”这个句子表明,这种怀疑已经成为不少人的共识。而在万鑫案中,如果不是多名证人证实万鑫是无辜的,他很可能蒙冤至今。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类事件对社会风气和社会道德的败坏。在彭宇案中,彭宇与此案唯一的证人悲哀地感叹:以后谁还会做好事?在万鑫案中,万鑫虽然最后赢了,但并未从阴影中走出来,他的心理受到严重伤害,情绪低落,成绩一落千丈。做好事却成了被告,这不仅是对万鑫的一种伤害,还影响到了社会风气。今后,谁还敢做好事?“雅虎视点”的调查显示,在回答“如果是你,你会帮助摔倒的老人吗?”这个问题时,选择回答“会,总不能见死不救吧”的人数只占12%,而选择“不会,怕被冤枉”的占到了55%。而在回答“你觉得该怎样使社会‘热心’起来?”这个问题时,高达38%的人选择了“没办法”。可见,人们似乎已经对改善社会道德状况越来越失去希望,变得越来越消极。
何以如此?出路何在?首先是健全法制。之所以有那么多人选择冤枉帮助乃至挽救自己的人,不仅因为其良知泯灭,更缘于荒唐的法庭判决使其栽赃行为有很高的成功率。如果每次栽赃都不成功,相信不可能有那么多的人选择栽赃。其次是对栽赃者缺乏惩罚措施。在上述几起栽赃案件中,均未报道对栽赃者的惩罚措施。对这类栽赃者,应该有严厉的惩罚措施,不仅使其面对社会舆论的强大谴责,而且还要使其受到法律制裁。
让诚信回到人间,这是一项艰巨而紧迫的社会修复工作。上述案例最让人触目惊心的,其实是普遍存在于大众心态中的对好人好事的普遍怀疑和对坏人坏事的坚信不疑。这表明人们因为见到太多是非颠倒、黑白混淆的现实事例,渐渐丧失对正义战胜邪恶的信心。他们或者选择参与作恶,或者选择在邪恶力量的肆虐面前保持缄默,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种心态,才真正是一个社会最严重、最可悲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