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暴雪光临,这在南方是比较少见的。但放眼古代,南方大雪倾城也并不稀奇,其中明清时期寒冷期长达500年。
湖北安徽雪能下上4个月?
据史料记载,明清时期南方下雪时间最长可达4个月(120天左右)。雪真的能下这么久吗?可能性很小。气象专家李小泉分析:“古代史料中对降雪日数的统计不能和现代科学的监测数据划上等号,由于监测手段不完备、记载或有夸张等因素,史料记载的降雪持续4个月只能作为参考,并不是说4个月每天都下雪。”
虽说4个月每天都下雪基本不可能,但是明清时期南方多地整个冬天持续阴冷,降雪断续出现的可能性很大。比如1620年(明泰昌元年)安徽合肥附近、湖北鄂州附近就可能遭遇了这种天气,所以史料上才会说雪“四阅月不止”。假设4个月内平均每周有两天下雪,累积降雪日数也能达到35天左右。1454年(明景泰五年)江苏南部、上海一些地方雪“四十日不止”,即使减半也有20天的降雪日数。而在当代,1961年以来全国平均降雪日数每十年会减少2。8天左右,南京、合肥、武汉等城市1981-2010年的年均降雪日数在10-11天左右。
江苏浙江积雪能达到2米?
明清时期降雪日数多,天气寒冷,积雪深度也令人惊恐。据史料记载,明清两朝江西、浙江、安徽南部、江苏南部都出现过积雪“丈余”的记录,约为3。3米左右,相当于10个2升雪碧瓶的高度,比向上伸直胳膊的姚明还要高。
一些旁证告诉我们,明清时期南方出现高于2米的积雪是很有可能的,而且并不少见。比如1841年(清道光二十一年)安徽桐城积雪“深与檐接”,有屋檐那么高。同一年在江苏吴江,大雪持续两昼夜,平地积雪能淹没牛马。高头大马和民居屋檐的高度基本也有2米上下了。而史料中关于南方积雪深度达到五六尺(1。6-2米左右)、数尺的记载更是频繁出现。甚至华南的广东、广西、福建也有过积雪盈尺(30多厘米)的记录。
对比1951年以来的现代气象观测数据,2米厚的积雪只在新疆、内蒙古等地的少数地区偶尔出现,而且都会造成比较严重的雪灾。南方积雪超过50厘米就相当罕见了,在省会级城市中积雪最深的记录中,南京为51厘米、合肥45厘米、杭州29厘米、上海14厘米。
長江几乎被封冻?
这些恐怖的降雪加上小冰期的极寒天气,给南方地区造成了深重的灾难,人畜冻饿而死的记载屡屡出现。寒冷的天气还令大型江河湖泊冻结,洞庭湖、太湖、汉水、黄埔江多有被冻结的记载,甚至可以通车马。1670年(清康熙九年)长江安徽段几乎整个江面被封冻(长江冻几合)。淮河坚冻两个月,海水把冰堆积到岸边,恍如山岭,绵延数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