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晚上散步,几个老友谈起剑拔弩张的南海局势。一个个慷慨激昂,义愤填膺,或分析形势,头头是道,或出谋划策,胸有成竹,或直陈利弊,条分缕析。听他们的口气,不是三军统帅,也是军事智囊,抑或决策中枢;可看他们的行当,却是退休工人、小公务员、普通教师。于是,我不由想起新近流传的一个网络热词“地命海心”。
所谓“地命海心”,意思是“吃地沟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主要指的是这样一种现象:草根阶层,尤其是那些工作不起眼,经济条件一般,社会地位偏低的一部分人,却很关心那些并不直接关系到自己利益的国家大事。
这是不是好事呢?没有一致答案,多少年来一直是有争议的。赞成者说,这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儒家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具体体现,就像“身无半亩心忧天下”的左宗棠,这样的人多了,国家民族才会强盛富饶。反对者说,这是“咸吃萝卜淡操心”,“皇帝不急太监急”,就像林语堂所言:“中国就有这么一群奇怪的人,本身是最底阶层,利益每天都在被损害,却具有统治阶级的意识。在动物世界里找这么弱智的东西都几乎不可能。”
“地命海心”,最经典的历史人物有两个,一是春秋时的赵国牛贩子弦高,他贩牛回国途中,意外发现秦国偷袭赵国的大军。来不及回家报信了,于是他就以代表赵国政府犒劳秦军的名义,送上一群牛供秦军享用。秦军统帅以为赵国已有防范,无法偷袭,只得悻悻而去。一个是鲁国农民曹刿,齐国侵略鲁国,曹刿说动鲁君,主动要求参加指挥战斗。作战中他审时度势,巧妙安排,结果大败齐师,并留下“一鼓作气”的美谈。还有很给草根们鼓劲的那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名言。
而《红楼梦》中的焦大,则是“地命海心”在文学作品中最好的形象代言人。焦大身为宁国府老奴,当年曾救过宁国公贾演一命,因此倚老卖老,动辄使酒开骂,但其内容,却多半是批评府中不良风气,忧虑贾府未来命运,希望贾府的传人能做得更好,正如鲁迅所说,“焦大的骂,并非要打倒贾府,倒是要贾府好……所以这焦大实在是贾府的屈原,假使他能做文章,恐怕也会有一篇《离骚》之类。”不过,对于焦大的“地命海心”,贾府赏给他的却是一嘴马粪。书中还有一个丫鬟袭人,拿着丫鬟的工钱,操心的却是宝玉的前程、贾府的命运,也是个“地命海心”的主。
依我所见,“地命海心”是个积极现象,即所谓“民心可用”。如果老百姓只关心自己的柴米油盐,对国家大事不管不问,“国家事,管他娘,打打麻将”,那这个国家就很难兴旺发达,一旦外敌入侵,领土被占,也不会有人挺身而出,国家就离灭亡不远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酒店茶肆里多贴有“莫谈国事”的标语,再与当局无所不在的特务告密制度相配合,有“妄言抗日”的非抓即打,这对老百姓的爱国心是麻痹也是压制,其结果就是人们对国家民族命运日渐淡漠,在外敌入侵面前处处被动,节节败退。
于今而论,我们要实现民族伟大历史复兴,任重道远,关山迢递,不仅需要每个国人踏实工作,多做奉献,也需要大家都有“地命海心”之志,牢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古训,关心国家大事,以天下为己任,为国家出谋献策,群策群力,同心协力,共襄壮举。当然,“地命海心”们的行动也要有理有据,在法律的框架下进行,不能一激动就忘乎所以,乱说一通,胡作非为,甚至打砸烧抢,干出亲者痛仇者快、有违法规的事,那就不是“操中南海的心”了,而是给“中南海”添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