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欢迎您!
首页 >  实用工具 >  文摘 >  视野 >

左右鸦片战争的风

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英军舰队一路北上,攻陷定海,8月中旬直抵天津大沽口,威胁北京。大沽口守军仅数百人,军事布置根本无法守卫,清廷大震。英国人提出了赔偿烟价、军费,割让沿海岛屿的要求。可是由于严重的误译,道光居然以为英国人是因为林则徐烧了他们的鸦片,跑来上访的,于是答复说,赔偿和割让是不行的,你们先回到南方去等着,我会替你们申冤的。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道光皇帝搞不清楚状况的几句话居然起了作用。9月,没有获得任何成果的英国舰队真的起锚南返了。

是英国人心眼实诚,满足于道光皇帝为他们申冤吗?当然不是。迫使英国舰队返航的是风。在风帆时代,风就是海上旅行的推动力。风向哪边吹决定着你能否到达想去的地方。

东亚和南亚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季风气候区,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从中国沿海出发,夏季可以乘着西南季风向北去往日本或者朝鲜半岛,冬季又可以乘着东北季风回来。

唐朝时,日本的遣唐使多选择秋冬季出发,帆船可以在东北季风吹动下顺风来到中国,夏季又可以在西南季风吹动下顺风返日本。

中国古代与南洋交往也甚频繁,往返季节则与日韩航线相反。每年10月,长江口以南开始吹东北季风。满载着丝绸、瓷器、茶叶等货物的商船便张满风帆,从中国东南沿海出发,经南海穿马六甲海峡到印度洋。这一路经过的地方和国家都是中国人的贸易对象;等到来年的夏天,季风倒转方向,变成西南风,正好吹送中国商人返航。

鸦片战争时的英国舰队尚未装备蒸汽动力,仍然是风帆战舰,仍须借助季风。所以这场战争的节奏也与季风的变化一致,夏季进攻,冬季停歇。

1839年10月1日,英国内阁就作出了“派遣舰队去中国海”的决定,但直到1840年6月,取道印度洋和新加坡而来的英国舰船四十余艘及士兵4000人才到达广州海面,封锁珠江口。这不是因为英国人效率低下,而是因为宣战时为冬季,东北风不利于进攻,所以直到第二年夏季才乘着西南风扑向中国。

借着风势,英国舰队一路北上乘风破浪,行动迅猛,7月6日攻陷定海。8月11日抵达天津大沽口,开始与中国朝廷交涉。可是清朝君臣稀里糊涂地东拉西扯一番,时间就耽误下来了。冬季将至,风向也将变为适于南返的东北风,后援不继。英国舰队继续呆下去是不利的,这才同意了道光皇帝的退回南方、等候处理的答复,9月15日返航。

因为谈判谈不拢,道光皇帝也渐渐明白了英国人的意思,1841年1月正式宣布对英宣战。英国人没有立即发动进攻,直到1841年8月22日,才再次北犯。这也不是因为英国人很沉得住气,而是为了等西南季风。

不过英国人磨蹭的时间太长了,西南季风都快过去了,导致这次进攻并不顺利。8月27日攻陷厦门,出台湾海峡之后,英军舰队被强劲的东北风吹散,直至9月22日才全部在定海附近海面抛锚。10月1日攻陷定海,本拟不停顿地攻打镇海,又因风向不顺,拖延了时间,到10月8日才集结于镇海附近的海面,然后攻陷镇海和宁波。接下来东北风越来越强,英军再次停下来屯兵待援,在宁波盘踞半年之久,1842年5月才又一次发动进攻。

很可能是吸取了上次北上天津呆不了多久就得南下的教训,这次英军不再直接威胁皇帝,而是集中兵力截断京杭大运河。7月21日漕运枢纽镇江在一场血战之后陷落了,帝国被切成两半。英国人终于在季风转换之前,让中国朝廷感到了窒息。8月29日,清政府代表在英军一片“女王万岁”的狂呼声中,与英国全权代表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中英国人进攻时断时续,总是不能势如破竹,乘胜追击,前后历时两年多,就是因为季风的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