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欢迎您!
首页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

天安门广场教学反思

天安门广场教学反思
课文语言优美、词汇丰富,而且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教学时,我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了解天安门广场的“最宽广、最壮观”
抓住第一自然段中“最宽广、最壮观”,这一表现天安门广场特点的词语,我引导学生找一找天安门广场的主要建筑物,看看作者是怎样来描写这些建筑物的?学生通过“红墙黄瓦、雕梁画栋、雄伟壮丽、格外挺拔、巍峨壮丽、遥遥相对”等词语的学习,以及出示的图片,能真切感受到天安门广场的壮观,在朗读时,也能加以表现。
2、认识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从那一天起,五星红旗就与旭日一同升起。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从此如红日冉冉上升,日益富强,日益伟大,永远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可学生与那个时代相隔较远,对新中国成立前人民的生活状况知之甚少,即使从书上、电视上有所目睹,恐怕也很难体会到其中的辛酸苦辣,更不用体会毛主席的一声庄严宣告对当时的人民来说是何等的激奋,何等的自豪!教学时虽引导学生抓住了“象征”“庄严"”“无比向往”来思考,进而有所感受。但感觉学生的感情很难到位,缺少激情。

《天安门广场》教学反思
《天安门广场》是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景观方位清楚、语言优美。但也有其特殊性,就是本文的景物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如果在教学中只是关注用词用句,那就不能很好的表现主题,但是如果过于关注历史,写景文的特色就会丢失。如何协调好这样的关系呢?
     一、思想上,明确了历史背景是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在预习环节就让学生去查找了有关天安门广场的资料,在导入此课时,我先用课件出示了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并让会唱的孩子一起跟着唱,紧接着让学生交流天安门的资料,再让孩子联系生活,调查有多少孩子去过北京,去过北京的孩子里又有多少是去过天安门的?然后质疑为什么去过北京的人大多都去参观过天安门?学生自然运用资料结合生活积累,在谈到了景色的同时,也涉及到历史。
    二、教学时,扣住历史和建筑的美使得天安门更加雄伟壮丽的点。
    在教学课文第四自然段时,我通过多媒体播放了1949年开国大典的片段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庄严而热闹的氛围,感染了学生,然后我不失时机引导到了天安门城楼的景色,也就是再回到第二段。再读这一段,提出疑问:这时的你对天安门城楼是不是有了特别的感受呢?学生水到渠成的谈到了景美、建筑美、历史意义更加吸引人。
    而后,教学第五自然段时,通过观看清晨天安门升旗仪式的视频片段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升旗仪式的庄严和内心的激动,同时通过他们的观看感受以及生活经验,理解了“五星红旗与旭日一同升起”的两层意思以及“为什么说天安门广场是全国各族人民向往的地方?”
    在教学六自然段时,我让学生欣赏了建国五十周年时天安门广场的组图,接着使他们在畅所欲言的交流感受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赛读、齐读等方式让学生读出了热爱天安门、热爱祖国的情感。3页,当前第1123
     反思这节课,我认为不足之处如下:
     画面代替了学生思维想象。因为准备了充分的资料和图片,在教学中充分运用了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但是没有意识到有些地方我用画面代替了学生应有的思维。思维是学生对书面语言的再创造,此时,我将大量图片出示后,学生只是认识了,而丧失了想象。

《天安门广场》教学反思
《天安门广场》第一课时的侧重点分别是让学生朗读好课文以及理解好“它是世界上最宽广最壮观的城市广场。”在进行过示范朗读、初读检查后,我有意识地过渡到第二板块:即引导学生感悟天安门广场的宽广壮观。
师:初读过课文,天安门广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能用哪些词语说说你头脑中的天安门广场?
生:宽广
生:壮观
生:老师,我感觉天安门广场有点挤,那一天那么多人站在广场上,真是……
思维跟不上来,不知道如何表达,另一生接过说道:水泄不通。
这就是一种生成,一个我预想不到的问题。语文书上只说了天安门广场的宽广,究竟有多么宽广孩子们无法感知,而另一个鲜明的数字30万人,孩子们是有一定的感觉的,孩子们的生活经验让他们感觉到这种时候的天安门广场一定非常拥挤,而我借此机会正好可以让学生感受天安门的宽广,也许这种情况下的学习感受对他们的触动才会更深。
师:是啊!30万人,够多的。如果站在我们校园里,也许要把校园挤裂了。可是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宽广的城市广场啊,那么她究竟能不能容下这么多人呢?
我发下去一张纸条:描写天安门广场宽广的一段资料。随着孩子们的阅读,他们的表情告诉我,他们已经找到答案了,不少同学都张长了嘴巴,有的惊讶得发出了“呀呀!”声。接着我描述了天安门的长与宽,通过与现实的对比,孩子们的体验会更深一点。
品读完宽广,下面准备让孩子找找哪几自然段反映了天安门广场的壮观。在我的预设中,孩子应该很快就能找到2、3自然段。可是随着交流的深入,答案很快呈现出各自的理解:有的认为是第2自然段,有的认为是第2、3自然段……除了第4自然段没有被大家点出外,其他各种答案都有。这一下让我陷入了被动。
我把皮球踢给学生,让他们再读读课文,可是依然没有得到我想要的答案。怎么办?我也不得不思考起来,如何才能让孩子认识到2、3自段段侧重写天安门广场的“壮观”。孩子们把第5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划进去也不是没有理由,难道清晨升旗仪式时的天安门广场不是雄伟的景观?难道节假日的天安门广场不是雄伟的景观? 没有办法,只好取消原来打算品味天安门广场的壮观,让孩子明白5、6自然段并不是侧重于这一方面的描写。
于是我这样引导道:
师:读读第6自然段,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节假日的天安门广场,你认为用哪个词是最准确的呢?自己再默默地读读课文。
班上一片沉寂,孩子们都在默默地思考着。
生:我认为是壮观。
生:我认为是花团锦簇
生:我认为用热闹最好,因为这时候的天安门广场最热闹了。
生……
师:这几个答案中,你认为哪个词最能反映节日里的天安门广场呢?
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知道了第6自然段侧重于写了天安门广场在节日的热闹。以及方法类推,让孩子明白了第5自然段侧重于表现天安门广场在升旗仪式时的庄严。3页,当前第2123
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开始认为也许是孩子们对于“壮观“这个词的理解的不够到位。可是我感觉真正的原因不应在此,而是在于教者对于教材的解读引导着我自己,再由我去引导学生。我感觉这样的课堂牵的痕迹很重,孩子们的自主性受到极大的限制。我把教材解读为前一部分侧重于写壮观、宽广,后一部分侧重于写他是新中国的象征。于是理所当然地这样引导孩子们。试想:如果不可以把热闹的场面说成雄伟的景象,难道不可以把庄严的升旗仪式称为雄伟的景象吗?正所谓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难道孩子们这样的理解就不符合课文的意思吗?
我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解读一篇教材后,如何面对孩子们按照自己的理解解读后的教材呢?这两者需要统一吗?如何才能统一呢?我问自己。

3页,当前第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