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写自己的朋友,明确写法,写出习作。学 习重 点写物品把构造、形状、大小、颜色等特点写出来;写人可以写外貌、性格、和爱好,人物的动作和语言可以写仔细些。 过 程 与 方 法 教 师 活 动一、 导入新课同学们,生活离不开朋友,有那一个人说自己没有朋友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写自己的朋友。这个朋友可以是人、物品、还可以是小动物。那么,你的朋友是谁呢?请同学自由回答。二、明确要求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读2、指名读,其余的同学认真听,3、汇报收获物品:形状、大小、结构以及发生在你们之间的小故事。动物:(略)人:外貌、性格和爱好,之间的趣事。三、思考自己写什么,四、组织材料自己拟定习作提纲五、汇报:分别从开头、中间、结尾三处汇报根据自己的提纲写作,六、指名优等生读习作组织学生评议,修改,
整理习作
学 生 活 动同学自由回答。纷纷回答自己的朋友是谁。指名汇报。板书:学生自由回答,拟定习作提纲,学生自由汇报,学生评议,修改。学生评议,
板书设计语文乐园四
——习作指导——教学反思
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真实的。才能有东西可写。课题语文乐园四教时 (34)学 习目 标
通过讲评,明确习作的优缺点,以便改正。学 习重 点写物品把构造、形状、大小、颜色等特点写出来;写人可以写外貌、性格、和爱好,人物的动作和语言可以写仔细些。 过 程 与 方 法 教 师 活 动一、 导入新课1、回忆本次习作要求,请同学自由回答。 2、总评:此次习作中同学们能按照要求去完成,表现提出的是张教《我与小狗》等,但是值得提出的是一部分同学在记叙的过程中人物的事迹选择的不够典型,所以不够突出中心。二、分评1、指名读习作按照从好到坏的顺序依次读,(大概十人)2、小结写人:选择最能表现人物的实例来写,还要注意细节的刻画,这样人物才能有血有肉、这样的习作才叫成功的习作。写物:抓住某一方面做重点描写、详细写这样才能重点突出、详略得当。3、打开自己的作文,根据要求加以修改,对比读习作,要求:修改前后做对比依次读出,组织学生再次评议,共14页,当前第1页1234567891011121314三、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四、组织下课。学 生 活 动同学自由回答。学生注意听,指出长处及不足。学生互改,师巡视。学生自己修改,组织学生再次评议,
板书设计语文乐园四
——习作讲评——
教学反思
指导作文时,应细致,学生才能有章可循。课题13飞夺泸定桥教时 (35)学 习目 标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正确读写下面词语:“湍急、”等。
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文章的结构。3、从中受到英雄主义的教育。学 习重 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文章的结构。 过 程 与 方 法 教 师 活 动一、导入我们学过《丰碑》、《草地夜行》,它们讲述的都是红军长征时发生的感人故事,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述的也是红军长征时发生的动人故事二、学习生字1、读准字音,生字组词。2、说说生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3、说说对文中词语的理解。三、初读课文,订正读音。
1、仍(réng)旧、倾(qīng)泻、号召2、引导分段,初始自学提示学生默读:
第一部分(1——3)第二部分(4——8)第三部分(9)
或(1)—(2)—(3-5)—(6-8)—(9)
四、朗读课文。(zhào)、奔赴(fù)、击溃(kùi)学 生 活 动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汇报自学收获。汇报词语。默读课文,想想红军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围绕“飞”和“夺”,讲了哪些内容?在书上批注。学生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13飞夺泸定桥
仍(réng)旧、倾(qīng)泻、号召(zhào)
奔赴(fù)、击溃(kùi)教学反思课题13飞夺泸定桥教时 (36)学 习目 标
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革命英雄主义教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中国工农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的英雄业绩,体会红军战士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学 习重 点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革命英雄主义教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 程 与 方 法 教 师 活 动一、导入《飞夺泸定桥》一文记叙了中国工农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的经过。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是按怎样的顺序叙述的?哪部分与“飞”有关? 共14页,当前第2页1234567891011121314
(一)可以说这是一场红军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战斗。那么,红军的“智”、“勇”表现在哪些地方?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边默读边画。 教师点拨:尤其把课文中描写时间紧迫、路途艰险和泸定桥令人胆寒的部分找出来读二、新授
“泸定桥离水面有好几丈高”,“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桥下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溅起三米多高的浪花”。这险境让人心惊胆战,但它却挡不住英勇的红军战士。我们的红军呢?他们“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过桥之“难”反衬了红军战士的英勇气概。(教师激情导入): 学 生 活 动学生自由回答。(二)自学后交流。(通过谈体会,有感情的朗读,评读的形式进行交流,在交流时可利用自己查阅的相关资料1、智:识破诡计,智定策略2勇: “险”中见勇 “难”中见勇“激”中见勇
1、 自由读6-8自然段,然后指名读一读。总结回应课题,再有感情读一读感受深的,有感情地读一读你感受深的段落。摘抄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三)小结 飞夺泸定桥的英雄们受到了奖赏。他们每人得到了一套列宁服、一个日记本、一支钢笔、一个搪瓷碗、一个搪瓷盘和一双筷子。这是红军战士所能得到的最高奖赏——比金质奖章
板书设计13飞夺泸定桥
按事情发展顺序写
起因——经过——结果教学反思教学时有的同学问:“国民党反动派与红军同是中国人,为什么不去打日本人,却来阻拦我军北上抗日?”通过对这个问题的研讨与老师的简单介绍,使学生对本文的背景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我想,这是我教学设计的一个失误。课题14 七律长征教时 (37)学 习目 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诗句,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学 习重 点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领会全诗的思想感情。 过 程 与 方 法 教 师 活 动一、解题。教师简介历史背景:二、指导学生自读课文,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三、范读、教读
1.老师先范读课文,明显暗示出诗句停顿节奏。2.学生按节奏试读,达到能读上口,会停顿的程度。
四、读句、释词。
1.读每一句诗,先理解句中词语的意思。(远征:指二万五千里长征。万水千山:“万”和“千”都不是实数,而是说无数的山、无数的水,实指在长征中遇到的无数艰难困苦。等闲:平平常常的意思。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边境。小泥球。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铁索:指大渡河上的泸定桥,红军过桥时桥上只剩下13根铁索。岷山:在四川省北部,绵延四川、甘肃两省边境,海拔4000米左右,终年积雪。三军:指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也就是整个红军。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共14页,当前第3页1234567891011121314
2.再读诗句,说说每一句话的意思。
学 生 活 动学生自读课文,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学生按节奏试读,达到能读上口,会停顿的程度。
反复练读。指名读。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绝的样子。细浪:翻着浪花的细流。乌蒙:即乌蒙山,在云南、贵州两省之间。磅礴:气势雄伟。泥丸:泥团子,五、作业。
1.朗读这首诗。
2.写课后练习读读写写的词语。
3.解释:“只等闲”、“尽开颜”、“万水千山”这 三个词语的意思。
板书设计
14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大度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教学反思
《长征》这首诗,细析教材,会发现首句统领全文,下面的诗句都是具体表现。因此,在整体把握之后,扣住“难”和“只等闲”,运用简笔画、背景资料、音频等多种资源让学生在直观中、在情境中体验,从而达到与文本对话的目的。课题14 七律长征教时 (38)学 习目 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全诗。 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精神。学 习重 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全诗。
过 程 与 方 法 教 师 活 动一、复习检查。
二、明确教学目标。
三、品诗、品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指名读开头两句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师:这两句是全诗的总起,从1934年10月到1935年10月,红军徒步长征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每天跟敌人,跟饥饿、疲劳、伤病,跟自然界的困难作生死的搏斗。这中间的艰难险阻是可想而知的,但红军战士对这一切的回答是什么?你从这里感受到什么?
指导朗读这两句诗,进一步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你能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吗?(1)轻声读中间四句诗,想象一下红军过五岭、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情景。(观看录象)
(2)交流。(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6、红军长征途中征服了万水千山,作者为何只选择五岭、乌蒙、金沙江和大渡河来写?
7、齐读最后两句。师:毛泽东用“更喜”来形容什么?这突出了红军的什么精神?四、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五、背诵全诗。 六、欣赏歌曲《长征》。学 生 活 动
2、自由朗读全诗,思考:从哪些诗句中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你是怎么想的? 3、学生交流后,汇报。
自由朗读全诗,思考:
在四人小组里练说:第一步先找出的是那一句。第二步说说从这句诗中看出红军遇到了什么困难。第三步说说红军是如何对待困难的。共14页,当前第4页1234567891011121314
5、想象诗句所展示的画面,体会“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等词语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3)讨论“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这四个词语中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
14 七律长征
“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教学反思通过七律长征的学习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诗到词,从作品到文风,深入浅出地让学生在浓浓的文学殿堂徜徉,使这节课充满了语文味,对学生的发展自是不言而喻了。课题15* 延安教时 (39)学 习目 标
1、自学生字词,特别牢记“窑”等几个字的结构和书写,理解“丰衣足食”含义。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体会延安在中国历史的重要地位。学 习重 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延安在中国历史的重要地位。 过 程 与 方 法 教 师 活 动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 同学门,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照片,你们想看吗?看后说一说,这是什么地方?2、 对,这里是革命圣地——延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延安》。3、 二、初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生字和词语。4、 自学生字和词语。理解“丰衣足食”“顽固不朽”的含义。同时提出不理解的词语,互相解答。5、 让学生汇报课前查阅的历史资料。6、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问中都写了那些内容?从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反复读几遍。
7、 汇报概括地说说全文的主要内容。
8、 仔细读课文,作者是抓住哪些人物和景物的美好时光的?9大家读的很仔细,现在和小组同学讨论一下。10、指名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说说理由。
三、回读课文,进一步体会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四、总结。五、作业:用“丰衣足食”造句。学 生 活 动学生看后谈感想。简介地理位置及周围环境。叙述延安人民和领袖的密切关系。描写延安的美好时光。
指名说说全文的主要内容。
人物:文章的3、4、5、自然段,体会毛主席为什么身受爱戴?
景物:1、最没的时日——夏秋之交。
2、延安夜晚的美丽景色。
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明理由。
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15* 延安
窑 丰衣足食教学反思
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延安在中国历史的重要地位。教学效果较好课题语文乐园五教时 (40)学 习目 标
学习“语海拾贝”通过学习,掌握词语,积累写作知识。学 习重 点读一读,写一写。 过 程 与 方 法 共14页,当前第5页1234567891011121314教 师 活 动一、词语超市1、 读不一读,记一记。都是平时容易读错的字,要求:正确读出。然后从课文中找一找容易读错的词,进一步练习。2、读一读,写一写。回到课文理解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造句形式运用词语。最后写一写,积累下来。二、金钥匙
引导学生按时间的顺序描写事物。指导学生先分析原文,然后做一做口语训练,最后写下来。
三、咬文嚼字这些词由两个意思相近的字构成。让学生先理解词语的构成,再说出一些这样的词语。
一、作业:把词语超市中的词语读一读。写一写。学 生 活 动学生自己读,然后指明读。小组比赛读。学生练读,理解意思,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指名造句,写词语,相互提问。学生回到课文中理解,然后指名回答。
自己读后,说出大意,指出这样的例子。
板书设计语文乐园五
词语超市
金钥匙 咬文嚼字教学反思
在听写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的效率很高;在完成2、3、题时,学生的学习态度好。课题语文乐园五——作文指导教时 (41)学 习目 标
写植物的作文必须植物的生长特点以及发生在你们之间的小故事。学 习重 点抓住植物的特点细致描写,把某以方面写具体。 过 程 与 方 法 教 师 活 动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什么植物?是花?是草?还是蔬菜、水果?这节课我们就来把之间喜欢的植物写出来。二、想一想,你喜欢的植物哪一方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谁能说一说?三、自己着手编写提纲,师巡视,1、自己写提纲2、指名读提纲四、根据自己的提纲写作。注意以下几点:1、按照一定的顺序;2、把印象最深的部分写具体;3、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
一、4、自然段之间的衔接。指名优等生读作文,组织学生评议。(使学差生有所收获)
二、六、修改作文七、总结本课学习情况。学 生 活 动学生自由说出自己喜欢的植物。有的说花的颜色、大小、多少;有的说树的生长规律;有的说水果的形状、颜色、大小、味道。学生自己写提纲。学生按照要求来写。
学生评议
板书设计语文乐园五——作文指导
抓住植物的特点细致描写教学反思
学生往往面面俱到,抓不住重点胡乱的写,在现有的材料中,要指导学生有点、有面,这样才能突出主题。课题语文乐园五——作文讲评教时 (42)学 习目 标
通过讲评使学生知道自己的习作优点和缺点,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学 习重 点是否抓住植物的特点细致描写。 过 程 与 方 法 共14页,当前第6页1234567891011121314教 师 活 动一、导入 同学们,本节我们来上习作讲评课。总评在此次习作中,同学们都能写自己身边熟悉的物体,如:花、小草、黄瓜、桃树等,而且还能把印象深刻的部分写具体。表现突出的有:董明月《我家的桃树》、任美丽《樱桃》、肖雨《仙人掌》,这些学生的作文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能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把事物的特点写具体。二、新课1、指名读习作2、总结,指导学生完成。三、找到习作的精彩句子,大声的读出来。
四、针对自己习作的不足之处加以改正。
老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五、整理作文,交上来。
六、总结学生的表现,下课。学 生 活 动学生注意听,评议:优点或缺点。1、介绍的有顺序。2、有详写有略写。3、说明方法多。4、结构完整。按照座次顺序读出。
学生自己修改,可以提问。
板书设计语文乐园五——作文讲评1、介绍的有顺序。2、有详写有略写。3、说明方法多。4、结构完整。教学反思
通过讲评课的进一步完善,学生对介绍物体的作文其写法有了更深的认识。课题16、秦兵马俑教时 (43)学 习目 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 习重 点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过 程 与 方 法 教 师 活 动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二、看录象,创设情景
1、仔细欣赏。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交流。
2、自读课文,了解大意。选择感兴趣的内容练读,读给同桌听。
3、说说兵马俑给你的印象。
三、学习生字词
1、读带有生字的词语,正音。
2、理解词义,可联系上下文,也可查字典。
3、自读课文,了解大意。选择感兴趣的内容练读,读给同桌听。
,读准确,读通顺。
四、精读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反映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2、集体讨论。
(1)从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2)从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数量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3、朗读前四句,感受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4、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潮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5、读最后一个长句子,前半句讲了兵马俑的恢弘气势,“看上去真像……”讲兵马俑的高超制作工艺。
6、有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学 生 活 动仔细欣赏自读课文,了解大意。选择感兴趣的内容练读,读给同桌听。
学生自学,自读课文,了解大意。选择感兴趣的内容练读,读给同桌听。
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共14页,当前第7页1234567891011121314集体讨论。指名有感情的朗读朗读指名多人有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
板书设计16、秦兵马俑
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可以先以“将军俑”为例,具体分析一下他的鲜明形象,并指导学生朗读,然后再让学生照样子来介绍分析其它的兵马俑。这样做才是真正“授之以渔”,而且也不至于让学生的阅读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课题16、秦兵马俑教时 (44)学 习目 标
1、 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2、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学 习重 点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过 程 与 方 法 教 师 活 动一、复习
1、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2、课文除了讲“规模宏大”,还讲了兵马俑的什么特点?
二、学习第3段
1、提出要求:这一段具体描绘了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思考: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它们有什么样的鲜明个性?用笔在文中画出有关的词句。
4、集体讨论,交流。
5、在学生充分交流,发表意见后,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自由穿插。
6、小结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1)读第10自然段,填空:仔细端详,神态各异:有的–———,有的————,好像———;……
(2)用“有的……有的……”和“好像”练习说话。7、指导有感情朗读4~10自然段,体会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三、学习过渡段
1、这篇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兵马俑,这两方面是用哪句话连接起来的?
2、指名读第3自然段,思考这句话的作用。
(1)这句话包含了哪些内容?学 生 活 动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思考:画出有关的词句。
2、学生自学。
3、同桌交流。(1)从“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最前列”和“神态自若”的描写中,感受将军俑“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特点。
(2)从“体格健壮,体态匀称”及穿着装扮,手持各种武器,“目光炯炯,双唇禁闭,神态严峻”中,体会武士俑威武凝重的特点。
(3)从“上身着短甲……左手持弓箭”中体会骑兵俑的勇猛善战的特点。
(4)车兵俑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弓弩手张弓搭箭,神情专注;马俑形体健壮,肌肉丰满,跃跃欲试。
指名读第3自然段。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造句。
板书设计 16、秦兵马俑
总起 ——举世无双
分述-----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共14页,当前第8页1234567891011121314
总结------高超水平
教学反思:本课重点是联系课文内容,体会兵马俑类型众多,形象鲜明。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本课时的教学,由复习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入手,然后过渡到重点段落,引导学生体会秦兵马俑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课题16、秦兵马俑教时 (45)学 习目 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学 习重 点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过 程 与 方 法 教 师 活 动一、复习导入1、这篇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兵马俑,这两方面是用哪句话连接起来的?2、过渡段在划分段落时一般是划上段还是划下段?二、指导分欵。1、默读课文愌分段。(1)2~10自然段讲了兵马俑的哪两个方面?(2)按两个方面给2~10自然段分为两段,过渡段是划上段还是划下段?
2、概括段意。学习一、四段1、指名读第1段。(1)“举世无双”、“享誉世界”是什么意思?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说昆了祦兵马俑的价值怎样?2)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2、指导朗读,抓住“举世无双”、“享誉世界”体会秦兵马俑的珍贵历史价值,以及为拥有这样的历史文物的自豪之感。(1)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这一段和文章第一段是怎样呼应的?
4、总结。
这篇课文生动的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和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四、有感情朗读课文。学 生 活 动学琟自由回答,学生默读课文,分段。指名汇报。学生回答,相互补充。学生感情朗读,多人多次。 3、齐读最后一段。有感情地朗读全文。(配乐)
板书设计16、秦兵马俑(举世无双享誉世界)
(不仅)规模宏大 , (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勇气概。教学反思仅凭书上介绍几张图片要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是不够的。还应该利用一些教学资源,让学生对秦兵马俑有更多的了解。在这点上,我做的不理想,因为课前没有让学生收集更多的关于秦兵马俑的资料,只是教教材,而没有做到“用教材”,没有开发和利用更多的教学资源。课题17圆明园的毁灭教时 (46)学 习目 标
1、了解圆明园辉煌.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共14页,当前第9页1234567891011121314
2、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表达的。
3. 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学 习重 点通过理解语言文字,想象圆明园原来的样子;了解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激发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过 程 与 方 法 教 师 活 动一、复习旧知。二、理解圆明园的位置和总体布局。
1、默读第二段,想想共有几句话,每句讲的是什么。
2、学生自学后讨论。圆明园的位置在哪儿?圆明园的总体布局是怎样的?什么叫“众星拱月”?谁能用个简单的图把讲圆明园总体布局的这句话画出来?
三、理解圆明园中的著名景点。
1、默读第三段,想想这段共有几句话,讲到了圆明园的哪些景点。
3、讨论:
(1)这段共有几句话?其中哪几句是总的介绍,哪几句是讲具体景点的?
(2)齐读第一句。这一句总的介绍园内景观,讲了哪些方面?“金碧辉煌”是什么意思?“玲珑剔透”是什么意思?“象征”是什么意思?
(3)补充介绍“买卖街”“山乡村野”。
(5)在圆明园浏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齐读第六句。“有如”是什么意思?(好像)“流连其间”是什么意思?在圆明园里,为什么好像漫游在天南海北,可以饱览中外风景名胜呢?四、理解圆明园内收藏的历史文物。学 生 活 动指名朗读第二段,读后说说这一段是从哪三个方面介绍圆明园的。学生自学后讨论,用个简单的图把讲圆明园总体布局的这句话画出来? 2、学生各自阅读思考,然后同座交流。齐读第一句。这一句总的介绍园内景观,讲了哪些方面?“金碧辉煌”是什么意思?“玲珑剔透”是什么意思?“象征”是什么意思?(4)指名读第二、三、四、五句。读后讨论:刚才读的几句话是把景点分成哪几类来介绍的?
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7圆明园的毁灭
金碧辉煌
流连其间
教学反思:开始,采用这样的激情导入“有一把火曾把耻辱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同时又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烙下了深深的仇恨”采用这样激情的导入,是为了创设情境,铺设好情感场,使学生一开始就在思想上产生强烈的共鸣,迅速融入到课文内容中去。课题17圆明园的毁灭教时 (47)学 习目 标
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 习重 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 程 与 方 法 教 师 活 动共14页,当前第10页1234567891011121314一、检查学生背诵第二段。
二、理解第三段。
1、指名朗读第三2、各人小声朗读第三段,边读边想,英法联军采用了哪些手段毁灭圆明园的?3、学生自学后讨论。4、小结。(一是抢掠,二是破坏,三是火烧。 三、联系全文,理解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
2、“不可估量”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四、朗读全文,体会中心思想。
1、自由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你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感情?(集中到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这一中心思想上)
五、布置作业:朗读课文。学 生 活 动指名学生背诵第二段,学生评议。指名朗读第三段。各人小声朗读第三段,边读边想。再指名朗读第三段,读出气愤的语气。学生回答,相互补充。
自己自由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
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
17圆明园的毁灭一是抢掠,二是破坏,三是火烧。
教学反思
我深刻感受到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如果不借助多媒体课件,只凭书上再优美的语言描写,恐怕学生也难以想象得到圆明园当年的辉煌,也就体会不到火烧圆明园给国人带来的耻辱,也就激发不起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课题语文乐园六教时 (48)学 习目 标
学习语海拾贝,通过学习,掌握字词,积累写作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学 习重 点词语超市、金钥匙、词语接龙。 过 程 与 方 法 教 师 活 动一、词语超市1、 学习读一读,记一记“魁梧”“目光炯炯”“灰烬”“恢宏”“毁灭”“玲珑”“建筑”“剔透”应注意读准、理解。2、 后五个字书写一定要正确。3、组织学生听写。二、金钥匙1、组织学生自己读,边读边体会大意。注意学生的自身感受。2、打开课文继续体会。三、词语接龙要求:考察学生的词语积累及运用的能力。
四、总结本课学习情况,下课。学 生 活 动学生自读,指名读,齐读。比赛读。把自己理解的词语汇报给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指名汇报读的收获:多种心里活动描写方法,避免单调。我们要学习这种方法。三、考察学生的词语积累及运用的能力。
1、 完成书中的。
2、 找学生出题。
3、 表扬表现突出的学生:积累词语多的;学习热情高的。
板书设计
语文乐园六
词语超市 金钥匙 词语接龙教学反思
共14页,当前第11页123456789101112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