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五上第34—36页。
教材及学情分析:
在三年级下学期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结合情境和直观操作,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认识了整体“1”,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课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分数,学习分数的再认识。教材通过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在不同的整体下,同一个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是不一样的,进一步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分数的再认识,不但为本单元的后续知识垫定基础,同时是下学期学习分数应用题的必备知识。
由于学生是在三年级学习的分数初步知识――相隔时间较长,加之这里学习的分数意义范畴的拓展――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上,也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必须要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让学生充分的感知。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数感。
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体会在不同的整体下,同一个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是不一样的。
设计理念:
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引导学生借助直观活动展开充分交流,并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深刻、灵活、扎实地掌握知识。在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的同时形成智慧,着力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及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题卡;学生准备偶数只铅笔。
教学流程:
一.课前交流,回顾旧知
1、师:(板书“分数”)同学们,你认识分数吗?能给大家讲一讲你了解的有关分数的知识吗?
引导学生复习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各部分名称,读、写法等。
2、出示8个气球的图片,请学生说一说1/4的含义,并在图片上圈出所代表的部分。补充提问:在这里把谁看作了整体“1”?平均分成了几份?一份是几个气球?3/4表示几个气球呢?
师:看来同学们对分数的了解还真不少,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地认识和理解分数。
板书课题:分数的再认识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活动一:拿铅笔
师:大家都准备了一些铅笔。如果想拿出你全部铅笔的1/2,你会怎么做?
预设:生1:我可以先把全部铅笔平均分成两份,拿出其中的一份。
生2:我准备用铅笔的总支数除以2,看看得几就拿出几支。
师:下面就请大家按照自己的想法拿出你全部铅笔的1/2。(学生拿铅笔)把你拿出的铅笔数告诉给小组内的同学。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现象,有什么疑问?
(大家拿出的支数有的一样多,有的不一样多,为什么呢?)
师:大家都是拿全部铅笔的1/2,拿出的铅笔支数却不一样多,这是为什么呢?请想一想,然后四人小组轻声交流一下。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并参与一个小组的讨论。
全班交流,明确:因为铅笔的总支数不同,也就是整体不同,所以虽然拿出的都是全部铅笔的1/2,但是拿出的铅笔数量不一定相同。
活动二:说一说
(课件出示图文型情境图:两个小孩各拿一本书并有对话,小林:我看了这本书的1/3,小明说:我也看了一本书的1/3。图中的问题是:他们看的页数一样多吗?)共2页,当前第1页12
师:根据图中的有关信息,想一想,小林和小明看的页数一样多吗?为什么?你的观点是什么,告诉你的同桌。
学生汇报:如果两本书页数相同,那么是一样多的。如果两本书的页数不同,那么看的页数就是不一样多的。
师小结:如果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一样的话,那么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一样。
活动三:辩一辩 (课件出示文字型情境问题:为帮助青海玉树灾民重建家园,小明捐了自己零花钱总数的1/4 ,小芳捐了自己零花钱总数的3/4。小芳捐的钱一定比小明捐的多吗?请说明理由。)
教师引导学生用假设、举例等方法分析这一问题,体会分数的相对性。
活动四:画一画
师:(出示一个正方形)同学们,这个正方形是一个图形的1/4,请你猜一猜这是一个怎样的图形?把你想到的图形画下来好吗?
请不同画法的学生为大家展示。
师:你是怎样判断出这个图形是由4个正方形组成的?
引导学生充分交流,体会分数的从部分到整体。
三.练习巩固,拓展延伸
活动一:填一填,涂一涂
教材35页:1题(用分数表示各图中涂色部分)、2题(在图中用颜色表示对应分数)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重点说一说思考过程。
第1小题中图6需要旋转,把内圆和外圆组合起来看,用分数4/8或1/2表示。教师利用学具演示组合过程。
活动二:分数游戏
师:请九位同学站起来;请9位同学中的1/3坐下;请剩下同学中的1/3坐下。
师:两次坐下的同学一样多吗?为什么?(虽然两次坐下的同学数都是“整体”的1/3,但因为两次的“整体”不同,所以坐下的人数也不相同。)
五.总结收获,积累知识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分数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共2页,当前第2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