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社科院已故研究员胡小伟先生考证,在古代,义字的流行应当早于忠字。尽人皆知孔子提出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就说到了义字,但没有忠字。不过那个时候的义还是泛指仪表、威仪、仪容、相宜而言。
提到忠、义,中国人首先想到的应当是关羽。关羽除了武圣的桂冠,始终绕不开忠、义那两道耀眼的光环。
有人说关羽“忠义无双”、“忠心贯日”、“赤面赤心”、“义薄云天”……这些话都是对他忠义一生的赞誉。一千多年以来,他既是忠和义的代表,也是中国人为人处世的榜样和楷模。
义字最初指代一种威仪,逐渐演变成为人处事的准则,演变成人品道德的评价,甚至成了闯荡江湖须臾难离的潜规则,还应当追溯到春秋时期的墨子身上。墨子也曾经满世界去宣传他的观点,“非攻”、“兼爱”、“交相利”……到头来,没有哪一个君王或是诸侯接受他的观点。
自己的理想和观念不被任何高层所接受,墨子心里一定会很纠结。可是,让他始料不及的是,宫廷和官场不理睬他的劝谏,他的观点却在民间和江湖大行其道,甚至开花结果。尤其是他那一句“万事莫过于义”的名言。
其实,这里的道理很简单。因为只有平头百姓才希望过安稳日子,才会希望“非攻”。亲属和朋友之间,只有相互“兼爱”才能抱团取暖。因为有了“非命”之说,贩夫走卒也敢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有点本事的人就敢“以武犯禁”。于是,“侠”便出现于江湖。
忠字当初主要用在君臣之间,上峰和部署之间。那时,还没有明确的国家概念,王朝管辖的万里疆域统称为江山或是天下。那时的忠,首先是忠于朝廷,再就是忠于主公,或是称为忠于江山社稷。
岁月蹉跎,经过五代十国的百年战乱,到了北宋时期,由于赵匡胤推行崇文抑武的政策,已经没有了“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气概。北方多个少数民族纷纷坐大,党项人、契丹人、女真人都相继建立自己的国家。尤其是大金国在灭掉辽国之后,迅速灭掉北宋,占领淮河以北广大地区。有了国家概念,像金庸小说郭靖和杨康一样忠于谁?为谁服务就成了第一等紧要问题。在事关国家安危和朝廷存亡的时候,忠字自然就站到了义的前面。这样,忠义二字就成了关键时刻检验各种人品德和操守的试金石。
忠和义的产生和流行过程,是社会环境的变迁与进步。东汉末年。宦官专权朝政混乱,黄巾起义造成天下大乱,各路诸侯纷纷起兵以求自保。地方势力和豪强也纷纷拉起队伍以图火中取栗,刘备就是在这个时候与关张结拜的。
刘备所以能和关张结义,因为他当时是社会底层一个织席贩履的的小商贩,他需要和关羽、张飞一同抱团取暖。
关羽因为在家乡抱打不平,杀了恶霸全家不得不亡命江湖,可见他的身上有强烈的侠义之心。因为他从小熟读《春秋》等经书,受过良好教育,关羽一生忠和义的表现更符合中国传统的最高的道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