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哲学不仅把土视为宇宙中承载万物的基础和蕴含、产生财富的根本,大概由于炎黄二帝中原老家的土地是金黄色,还将金黄色土象征君主委于中央地位统领四方。领土是国家的基本要素,也是历代战争之目的。“江山社稷土为重”。防反倭寇侵占和疆土管理,不仅是历代君国之要务,亦是历代君王以“君权神授”、“奉天承运”治国之依据。唐朝开始,皇帝穿金黄色龙袍并将此颜色禁止民用。明朝以后,皇帝更把金黄色扩大至瓷器。从此,历代帝王均把金黄色及拥有黄釉彩瓷作为神圣与至尊的象征。
从农耕时期西周帝王根据五行学说崇土开始,经过三千年漫长的历史演变,人们把那种“土里透金、金融于土、似土似金”,唯皇家专用的所谓金黄色,称之为“帝王金”。皇帝的龙袍,皇宫的琉璃瓦,皇族用的餐具,皇上赐的马褂,金黄色釉的瓷器,龙椅上的黄
垫,圣上的轿子等,无一不彰显皇家气派与尊贵。这种源于土、贵过金的黄色及制品,在封建社会严格规制下,成为造者不可用,百姓不能碰,百官望而却步,诰命大臣可望而不可即的禁忌。唯兼有辅助政治的佛家掌门为特例,被恩准黄袍袈裟。
“帝王金”的形成及被皇家垄断千年之久,有其悠久的历史渊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是孔子编录的《诗经》中一首对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江山社稷描述的诗。同期产生的“五行学说”在阐述物质基本规律时,不仅把“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形成“万物循环、生生不息”之理论,更把土地视为宇宙中承载万物的基础和蕴含、产生财富之根本(尚书·洪范)纳为江山社稷。土可载物,亦能生金。土为金黄色,金为金黄色,土、金皆黄皆重要,成为古代帝王意识中不可替代的首要资源。
金黄色被看作君权的象征,还源于古代哲学的“敬土”思想。《孔子家语》载: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季康子(季孙肥)问孔子:旧闻五帝之名,而不知其实,请问何谓五帝?孔子说:“昔丘也闻诸老聃曰,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其神谓之五帝。古之王者,易代而改号,取法五行。五行更王,终始相生,亦象其义。故其为明王者,而死配五行。是以太皞配木,以木德王于天下,色尚青。炎帝配火,以火德王于天下,色配赤。黄帝配土,以土德王于天下,色尚黄。少皞配金,以金德王于天下,色尚白。颛顼配水,以水德王于天下,色尚黑。”孔子不仅以五行学说解释五帝的属性,还阐述了他们相应的色彩。其中“黄帝配土,色尚金黄”,应为古代帝王尊崇金黄色之根源。
社稷是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祀的土神和谷神。明代所建的北京社稷坛中,按照方位存放有全国各地纳贡而来五色土,分别为东青、南红、西白、北黑,中央为金,象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明清时期,每年春秋仲月上戊日清晨,都会举行大型祭祀。如遇出征、班师、献俘等重要的事件,也在此举行社稷大典。这种“土为尊”的观点与儒家大一统思想融合,认为西戎、东夷、北秋、南蛮四方皆蛮夷,皆应由华夏中央统辖。金与土、金与地、金与中央的相互关系,经过祭祀仪式神化和祭祀建筑强化,形成了中央天子与四方神祇的理论体系,并以此阐述中央帝王统领四方藩国的神圣性与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