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人人想过好日子、追求理想生活方式的时代。
这也是一个物质丰盛、诗意寡淡的时代,一个盛产亿万富翁、欠缺生活家的时代,一个“有一种毒药叫成功”、而人人饮鸩止渴的时代,一个集体沉迷于高速工作、功利社交、名牌消费的时代。
雅可布·布洛诺夫斯基在TheAscentofMan中写道:“我们将人类走向文明演进顶峰的光辉历程称之为‘人的上升’。我在这里使用‘上升’一词意义十分明确。人类以其富于想象的天赋与其它动物区别开来。人类综合运用自己的种种才能,制订计划,从事发明与创新……不同时代、不同文化形态在技术、科学和艺术领域的种种伟大发现,无一不表明人类才能的日益丰富和复杂的联系,表明人类智慧的常春藤的攀援上升。”“人的上升”对于生活方式的意义,则是拥有不为物役的智慧,在五光十色的世界作出简洁、精致而有精神营养的选择。
生活方式无标配。生活方式有病得治。生活不在别处,在于你。在锦衣、美食、豪车、大屋、名牌、盛名、高位、厚禄之外,能于忙碌中保全自我,体会细腻情感,享受心灵自由、品味人情之美,才是生活方式中真正的奢侈。
最终,我们期待的是好社会、好生活和生活得好的中国人。
人,才是生活方式的载体
人的优化。不只在生活方式的外表,更在制度层和价值观上。
中国人曾欲改变世界,宣称要解放三分之二受苦人。而三十年后,被改变的是中国人。
向西、向西,生活榜样一切都指向西方。欧陆风情成为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指南。
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
全球化、国际化、现代化,都是西方化吗?
在拉斯维加斯折扣店Outlet,一条Lee牛仔裤售价26美元,折合人民币180元,国内同类商品则要贵出许多。中学时代的政治经济学教材曾批判西方人的商品拜物教。今天,名牌及其偶像化,随之而来的认同感经济正在中国大行其道……
牌子一代在成长。牌子代表他们的生活期望。有时候,我们不能将小白领用一个月薪水买包包当成简单的虚荣。你知道吗,那是一种励志行为,先为自己预设了社会地位,然后想方设法去达到这个地位。
个人需要励志,城市需要励志,国家需要励志。国家层面,中国曾喊出“超英赶美”口号。而今天中国更愿提出“中国模式”,虽然对自己荣升全球GDP老二暗自荣光。
中国,我们都努力往上奔。西方记者会发现,没有一个人群像中国人这样勤劳;也没有一座城市像中国城市这样比拼国际大都市。
研究国际问题的学者安慰说,全球化是个互动过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老外也有唱京戏的。但京剧只是玩票,连自己人玩的都越来越少了。
如果你嫌现代化这类术语太枯燥,不妨看看吃住行游购娱几条线,全球化是如何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饮食上的快餐化,不止麦当劳、肯德基,一切都要快食还要连锁。欧洲人反而在倡导慢食运动。
中国人有了汽车,有了Townhouse,也有了农家乐,有了有机蔬菜,有了乐活。
中国人有了购物中心,有了名牌店,有了地铁直达,有了周末吃喝玩乐一站式。
中国人有了选秀,有了炒作,有了包装,有了出名要趁早,有了成功学。
中国人有了互联网,于是有了全球视野。
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中国人已被一股强大的力量编织进全球体系之中,无论自愿与否。
有领先意识的四种力量
全球化的第一方阵,是官员、企业家、知识分子和青年群体,及其形成的亚文化圈。这些亚文化圈可笼统称之为“全球化文化”。
首先是达沃斯文化,近年来,瑞士小镇举办的达沃斯论坛上,频现中国官员的身影,他们甚至成为主角。中国成为近年达沃斯论坛的主题,因为中国对全球经济越来越重要。有人说整个中国可称“中华招商引资总公司”。跨国公司的品牌所代表的价值观,以及产品所引导的生活方式,对当地以至整个国家都已产生深刻的影响。
其次是国际商务文化或写字楼文化。以国际机构、跨国公司及国内大企业为主体形成。
然后是白领文化,或雅皮文化,雅皮国际主义,即都市白领们形成的一种世界主义认同感文化。有个理论将有无星巴克作为衡量一座城市国际化的指标,不无道理。“国际大都市”文化或类似形态,不只是小资白领,也是市长们追求的目标。
还有国际知识分子文化,以所谓公知为代表。你知道普世价值与星巴克及小资白领文化的关联吗?它们在骨骼上是相通的。
最后是青年文化,Hip-hop或Rap亚文化。从崔健的《一无所有》,到《霹雳舞》,到机器人达人舞,都是一种态度表达。从形式上说,青年文化即美国文化,其中混杂着本土化的反叛与反省,每一国青年都要“我的地盘我做主”。
领先意识的官员、企业家、知识分子和新锐青年这四类人士的聚集地大都在一线城市。在二线城市,如果按他们的聚集度指标,那么大连比沈阳,青岛比济南,成都比重庆更具备国际化城市的特征。
有钱就要花掉它
中国的消费革命被外媒概括为“有钱就要花掉它”,至少西方媒体和咨询公司是这样描述当下中国的。日本人对中国人的印象调查是:有钱爱国,随地吐痰。
中国人消费了世界大约四分之—的奢侈品,当然不是所有的中国人,多数中国人还在为自己的社保担忧。但一线城市的新富阶层以及新时代们已迫不及待了。他们要通过消费来体现自己的价值和身份。
生活方式是递进的,从西方到沿海,从沿海到内陆,从县城到乡村。
目前我们所谓的时尚,都是指一线城市的时尚。二三四线的生活模板是不足以登上杂志封面的。虽然它们对商家、品牌和传媒同样重要。
全球化的世界体系论认为,世界分工与贸易按中心—半边缘—边缘的层级推进,欧美居于体系的“中心”,一些中等发达程度的国家属于体系的“半边缘”,大批落后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处于体系的“边缘”。“中心”拥有生产和交换的双重优势,对“半边缘”和“边缘”进行经济剥削,维持自己的优越地位。
边缘国家跃升至核心国家是非常困难的,日韩是例外——核心国家一旦获得对其他国家的控制,就会通过对技术与市场的垄断,不断盘剥半边缘或边缘国的利润,并同时输出高价产品或时尚概念。
在生活方式上,欧美是风尚发源国,技术发源国,还有生活方式发源国。
生活方式是分城市层级的。同样,生活方式也是分阶层性的,从新富到白领,再到普罗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