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的存在感就是:你如果不知道,会惊到旁人,而你如果在某一天突然知道了,又会惊到自己。
天涯上有个帖子叫“吐槽一下那些最近才知道的惊人常识”,里面提到的知识包括,原来四川和陕西是接壤的啊!古语有云,“得陇望蜀”嘛!后来被跟帖的热心观众指出,“陇”也不是陕西啊,陇是甘肃啊,亲,—这难道不也是“常识”吗?楼主(性别女)你果然是头发长见识短。
四川和陕西,也许算不上是“惊人”地接壤,但能正确理解甘肃和陇之关系的人到底不多吧?而且以上短短这么一段,就包括了三则“常识”:四川和陕西接壤、陇是甘肃以及——女人见识短。
维基百科告诉我们,常识有两个意思,一是英语“CommonSense”的翻译,指与生俱来、无须特别学习而得的思维能力、判断力,或是众人接受、无须解释或论证的意见观念,也即“寻常见识”;另一意思是指普通社会上一个智力正常的人应有的知识,也即“平常知识”。
根据上面的定义和例子,我们似乎也能发现,虽然都叫常识,但是常识也是有不同分类的。有一种似乎可以叫做“果壳式常识”,比如中国省份分布、动植物百科以及宇宙的起源及演化,获得方式是背诵《十万个为什么》和参加初中会考。如果你不知道,那么“惊人”惊到的其实是别人,他就可以很顺利地就此推导出:一、因为你是个女人;二、因为你智商低。
而另一种惊人常识,是完全形而上的,从一个又一个闹心的日子里总结出来的人生小Tips,比如“你知不知道都要知道的生活小常识”。其中内容包括“那些跟你说‘如果到××岁都还是单身那就在一起结婚吧’的人,都不会单身很久,也不会和你结婚的”以及较为实用的“你以为世界背叛了你,拜托脑子好一点,世界根本没空理你好不好?”……
这些常识差不多你看了三条就得哭。而且根据仅有的生活经验你也能感觉到,它们是正确的——其效果等同于点开那个叫做“每天来点儿负能量”的微博账号,感受一下扑面而来的负能量常识,比如说“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归来后,除了该做的事情被拖延得更久了,什么都没有改变。”
不过,也不必太感伤。
你看,对于前一种常识,生有涯而学无涯。爱斯基摩人有五十多个词来表达雪,阿拉伯人有四百多个词来表达骆驼,彼之常识,你一辈子用不着啊。有些时候,太渴望了解常识,反而会掉进“绿豆可以治百病”的陷阱里。毕竟,人生最重要的是独立思考而不是知识。
而第二种常识嘛,虽然世上总有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但是人生毕竟不是被各种箴言指引好的游戏。常识固然有用,世间也总有特例——日光之下还是总会有点儿新事的,真能想走就走了也不赖,当然记得去去就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