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孝道、孝顺、孝悌是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的。中国古人讲求孝道,论“百善孝为先”;增广上讲“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些,都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长者的道理。今天,虽然整个中国社会还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对孝道的内在趋向性,但许多年轻人已逐渐抛弃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念,变得不怎么讲孝道,不怎么孝顺了,甚至根本就不讲孝道、孝顺了。一些人觉得父母含辛茹苦从小把自己养大甚至培养成材,是父母应尽的责任,谁让他(她)是我父母呢?在他们的潜意识中,一切都是父母“应该的”。一些人一次赌博、一次朋友聚会、甚至做见不得阳光的事,可以几百、几千甚至上万连眼都不待眨一下的,可要拿钱孝敬父母,比什么都难。一些人进歌厅舞厅、酒吧、茶楼有的是时间,要让陪陪父母,一个字:“忙”!一些人只知向父母索取,从不讲对父母回报。诸如此种,其产生的原因,说白了,有父母对子女教育的缺失,有社会风气的影响,但最主要的因素,我以为是子女极端自私的心理在作祟。
上初中时,我的一位老师经常重复给我们讲一个故事:一个家境并不富裕的乡下学生,考上了城里条件较好的中学,为了让城里的同学“看得起自己”,他要和城里的同学一样吃一样穿,父母从来都满足他。有一天,他正在学校的食堂吃饭,有同学说外面有人找他,出去一看,是自己穿得破破烂烂的父亲给自己送东西来了。他接过东西,二话没说,又进食堂吃饭去了。同学问他那是谁?为啥不叫进来吃饭?他怕同学瞧不起,说那是他家邻居,是家里叫邻居带东西给他的。后来,他毕业回到家,父母已骨瘦如柴,通过邻居的讲述,他才知道为了供他上学,也为了让他“被人瞧得起”,父母除辛苦在地里刨粮刨钱外,穿的是补丁叠补丁的衣服,吃的是野菜,还经常去医院卖血。不久,他的父母就双双去世了。每次讲这个故事,老师眼里都噙着泪花;这个故事虽然听过无数遍,但每次听,我的鼻子都会发酸。后来才知道,那个忤逆的不肖子,是老师自己,他对父母的忏悔,就是把这个故事讲足够多的次数,讲给足够多的学生听。
我有时在想,人要是像某些动物就好了,比如大马哈鱼,经过漫长而艰辛的旅途回到出生地,完成对后代的繁衍就悲壮地死去;又比如澳大利亚的一种蜘蛛,雄性交配完就主动爬到雌性口边,让雌性吃掉自己,以便雌性更好地孵化儿女,在所有的小蜘蛛出生后,由于小蜘蛛无法吞下其它食物,雌性就把自己的身躯作为儿女的第一顿美餐,既光荣又不拖累儿女,多好;再比如雄性螳螂、公蜂等等,大抵都是如此下场,可敬亦可悲。可是人不是动物啊!人来到这世上,养育后代不是生命的全部意义啊!
说到动物,我想起小时侯的一件事来。在我家的后院,有几根大杨树,经常有乌鸦在上面叫。有一天,我正拿弹弓对着乌鸦,父亲将我的手缓缓按下,对我说,儿子,你晓得吗?乌鸦是最懂得孝顺的一种鸟,在老乌鸦年老无法觅食的时候,年轻的乌鸦就会出去寻找可口的食物孝敬老乌鸦,直到老乌鸦死去,所以,不要打乌鸦了。长大了,才知道这就是乌鸦的“反哺”行为。
我在想,今天的人,应该比动物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