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互联网
上个世纪80年代末还在念大学的时候,学过一门办公自动化的课,有机会接触到了苹果机,学的是APPLE语言。1994年,国家机关推行无纸化办公,30岁以下的年轻人先行电脑扫盲,学习使用Windows和Word,用的是386、486的机器。眼看着586电脑一点点奔腾起来,1996年,听说有人要买1G硬盘的电脑,觉得那简直是天文数字,硬盘需要那么大吗?1997年,中国互联网刚刚起步,尝试着给远在海外留学的弟弟发Email报平安。1999年生完孩子后回单位上班,电脑已经发展到了奔腾2时代,硬盘也早已10G不在话下。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地迷恋起互联网,跟着它奔跑起来。2000年索性辞去公职专做网站。
早些时候,我们用纸和笔写字,为写一篇文章,会先在草稿纸上打草稿,然后划来划去地修改,然后誊清在方格文稿纸上。现在写字都是打开电脑,打开记事本,两手趴在键盘上快速敲字,写完了用Email发出。纸跟我们的关系渐渐疏远,小时候刻意练过的字,也渐渐写不利索了,落笔时手腕打飘笔划歪斜不说,首先落在纸上的竟然常常是拼音字母。
说到这拼音,小学学它的时候不过为了识字,前鼻音后鼻音,平舌音翘舌音,把南方孩子的嘴折腾得够呛。学完字后,拼音又派上查字典的用处了。等到把词句、成语都差不多弄懂了,拼音忽然又成为一种输入法继续发挥余热。感谢小学语文为我们打下的扎实的拼音功底,使我们中的大部分人不用在互联网时代再去学一门五笔输入法。
结婚生孩子
我是稀里糊涂地结了婚的,没拍婚照、没穿婚纱、没要婚戒、也没举行婚宴。然后稀里糊涂地有了孩子。我的孩子来得意外,来了就得好生对待。
也想过不要她。面对生命,我下不了手。父亲常说,到什么时节开什么花结什么果,强扭出来的是畸形。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常会说出一些很朴实的农民理论,一直觉得他是个有意思的人。
所以就要了。要了以后,日子过得很重,重在心坎里。除了重重的牵挂,还有重重的责任,再也不敢由着性子做许多事情去了,遇事都会先考虑一下她,有益于她为先。
要孩子没有理由,养大她需要很多理由。更重要的问题在于要了以后,我们常常在养育的过程中对始发的那个开端产生疑惑,迷失在追问中,我们为什么要孩子?哲学出现后,带给人类许多困惑;有了困惑,解析的过程使人生更具有意义。
科学家说,人是由物理元素和化学元素组成的。物理元素决定了人生的过程,化学元素导致了最终的质变。要个孩子这一行为,对我的人生是起质变反应的。
出生,是如此痛楚的一件事情,无论对于母体还是孩子。而我们始终在这个世界上反复体味着出生的滋味:挣扎,割断,远离,然后独立。有了远离,才需要接近。不断找寻,才可能接近。
投身互联网
2000年10月我正式辞去了一份做了整整10年的国家机关公务员的工作,拿到单位开给我的一个证明。证明上有一行小字读来令人心酸,可我反反复复读了好几遍:“某某因辞职原因,于2000年10月1日起失业。”
从国家公务员到失业青年,这样的落差让我的心理承受着很重的压力。在一片不理解声中,一位从事心理分析的朋友分析了适时状态下的我:并不是因为一件具体的事情而导致了我的辞职,而是长期以来对机关生活的一种厌倦。感谢他为我做的解压,因为人有时候真的会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无法解释清楚。没有他,我差点开始怀疑自己走的路。
我在一个按部就班,有时候又重男轻女的环境里生存了10年,耽误了10年。我已经可以看到55岁时我退休的样子——一个处级老太太而已。一个人连自己死的过程和样子都了解清楚了,那么余下的人生对他还有什么意义?人生始终是在一些不确定中过来的,这样的人生才会有意思,才会引得你走下去。如果有人把一切都替你安排妥帖了,那么人生也便因此失去了它的魅力而变得寡味。
接下来的路会走的很艰难,这其中还得背负着我的女儿陪伴她成长。
处在互联网这个新兴的行业中,日子在浪尖上跳舞,跌宕起伏的过程需要足够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2000年下半年,费孝通来上海过90岁生日,有一个活动是参观李嘉诚先生的美亚在线。老头看了一上午,通过那个网站深切地感受着互联网是怎么一回事。看的过程中他没有发表言论,这和往常不一样。看完以后他依然沉默。随行的人都知道他心里很复杂。这种时候,老头的脑袋瓜是一刻也不停地在转,在思考。中午吃饭,老头才吐出一句话:这个东西(互联网)厉害啊,它把世界(生存方式,思维方式,进而还会有社会秩序)都改变了。
互联网就是这样一个奇怪的东西,吸引着我们、引领着我们置身其中,感受它的兴衰和沉浮,魅力和诱惑,我们的热情和理智都在经受磨练,但我们依然那么爱它,投身于它,成长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