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流感与禽流感不同,它是反复发生的事件。并不常见,但是会反复发生。20世纪发生了三次大流行: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1957年的“亚洲流感”和1968年的“香港流感”。1918年的大流行造成全球4000万~5000万人死亡。这次罕见的大流行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致命的事件之一。后来的两次流行要轻得多,1957年的死亡人数估计为200万,1968年为100万。
当一种新的流感病毒出现时即发生大流行,其传播途径是咳嗽和打喷嚏,像普通流感一样非常容易传播。由于它是一种新病毒,人类的免疫系统对它不具备免疫性。这种情况很可能会使感染大规模流感的人承受比普通流感引起的更为严重的疾病。
一旦一种具有充分感染性的病毒出现,它势必在全球传播。各国可以通过诸如关闭边界和限制旅行等措施延缓病毒的进入,但是无法加以阻断。在20世纪,即使当时最多的国际旅行是通过轮船,大流行的全球传播也仅用了6~9个月。鉴于当今国际航空旅行的速度和运载量,这一流感如果在今天暴发传播将更加迅速,可能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就会传播至所有大陆。
由于大多数人对大规模流行病毒不具备免疫力,预期感染和患病率将高于普通流感的季节性流行。目前对下一次大流行的预测是:届时全世界将有大量人口需要某种形式的医疗保健。很少有国家具备应对大量突发患者所需的人员、设施、设备和病床。
医疗供应物资将不足。
所有的国家在大流行之初及其后的数月中都将缺乏在大流行期间减少疾病和死亡的两项最重要的医疗干预措施——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的供应。疫苗短缺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因为疫苗被认为是保护人类的第一道防线。按照目前的趋势,很多发展中国家在整个大流行期间将无法获得疫苗,因而,感染流感的人群将出现大量死亡。
从历史上来看,每次大流行的死亡人数存在着很大差异。死亡率主要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感染人数、病毒的毒性、感染人群的基本特征和脆弱性,以及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在大规模病毒出现和开始传播之前无法精确预测死亡率。对死亡数字的所有估计完全是猜测的。
世界卫生组织采用了一个相对保守的估算——低至200万、高至740万人死亡——因为它提供了一个有效和似乎合理的计划性指标。这一估算的基础是1957年那场相对轻度的流行。如果以近似于1918年的更强大的病毒为基础进行估算的话,这一数字会更高。不过,1918年的大流行普遍被认为非同寻常。
对经济和社会破坏巨大。
可能出现疾病高发率和工作人员高缺勤率,主要原因是社会和经济受到破坏。过去的大流行在全球的传播会掀起2次,有时是3次高峰。并不是世界上的所有地域或一个国家内的所有地区在同一时刻均会出现严重感染。对社会和经济的破坏可能是暂时的,但是,在当今密切关联和相互依赖的贸易和商业系统下,这种破坏可能会增强。当缺勤率损及诸如能源、运输和通信等基本服务时,将会产生最严重的社会破坏。
每个国家都必须有所准备。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一系列应对大规模流感威胁的建议与战略行动。这些行动旨在提供应对不断变化的复杂形势的不同防御阶段,对于大流行预警阶段、大流行病毒出现阶段、宣布大流行及随后的国际传播阶段都有着不同的建议。当大流行威胁提高时,世界卫生组织将向全球发布警告。
世界卫生组织与各国卫生部和各种公共卫生组织将密切合作,以支持各国对流感病毒传播的监测。一个能够查明流感病毒毒株的流感监测系统对于迅速发现大规模流行病毒至关重要。
为了促进大流行防范计划的实施,规定了6个不同的阶段并确定了政府、工业界和世界卫生组织的职责。
目前的形势被定为第三阶段:一种新病毒正在引起人类感染,但是并不容易在人群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