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名将李光弼和郭子仪齐名,他们是平定“安史之乱”的两大功臣。
李光弼曾和叛将史思明的部分主力,在河阳隔河对峙。当时,若论实力,史思明的叛军要比李光弼的强得多,叛军拥有大量马匹,其中战斗力特强的纯种良马就有1000多匹,史思明经常让士兵把这些膘肥体壮的纯种良马赶到河边去洗澡,借机向驻扎在对岸的李光弼部队炫耀他们的军力,企图对李部士兵施加强大的心理压力。
面对如此局面,李光弼苦苦思索对策,他突然想起战国时代赵国名将李牧镇守雁门关时的一段往事,不禁喊出声来:“妙哇,我何不也采用此计?”李光弼于是下了一道在他的部下看来十分奇怪的命令:把军营中所有的母马都集中到城墙下待命,并同时把所有的小马都集结到城内的一块空地上。
部下们不明白李光弼此道命令是什么用意,但军令如山,岂容犹疑?于是立即行动。最后一计数,被集结的母马和小马都有将近500匹。
这天上午,叛军士兵又赶着他们的纯种良马来到河边,然后让它们各自散开。只见这些马有的下河到水里打滚,有的在水边追逐奔跑,也有的则在岸上悠闲地吃草。
就在这个时候,李光弼给他的部队下达了行动命令,一刹那,只见河阳城城门大开,李部士兵牵的牵、赶的赶,把城墙下所有的母马都强行赶出城去。
可是,那些母马因为留恋还留在城内空地上的小马,死活不愿走,它们一步三回头,出了城还犟着往回跑。可是,它们哪里敌得过人多势众的士兵们?无奈之下只好大声嘶鸣,想让留在城里的小马赶快出城,到它们身边来。
可它们哪里知道,那些小马此刻都被城里的士兵们牢牢地看管着,根本没法脱身,唯一能做的,就是用稚嫩的叫声来回应母马的呼唤。
于是,母马喊,小马叫,城里城外被搅得热闹异常。
而此刻,叛军那些被士兵赶来河边正悠闲自在地嬉戏、吃草的纯种良马,可就“心猿意马”了,尤其是里面的公马,更是耐不住寂寞,它们误以为河对面的大批异性正在争先恐后地向它们发出召唤,对这种极具诱惑力的举动,它们怎么能无动于衷呢?于是就不顾一切地行动起来:原先已在水中的,就抢先向对岸游去;原先正在水边追逐嬉戏的,也急冲冲地下水,游到对岸后立刻奋不顾身地跑到母马身边去献殷勤。
叛军马群中剩下的母马们,先是对公马的突然离去感到奇怪,但是很快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马儿天性恋群,它们踌躇片刻后,立刻果断渡河。
两个对峙部队的马群,居然就这么离奇地汇合到了一起。叛军士兵一看情况不妙,吓得火速回营报告。史思明一听顿时大惊失色,立刻派精锐骑兵奔袭过河,想夺回他们的纯种良马,可谁知半路上就遭到李光弼事先设下的伏兵迎头痛击,最后不得不溃退回营。
古代兵法三十六计中有“美人计”,李光弼此计可谓“美马计”也!仅此一计,他就轻而易举地为自己的部队获得了五六百匹精壮的纯种良马。因为安禄山、史思明的部队长期居于关外,他们几乎已经和北方游牧民族没有什么区别,特别是作战,没有马匹简直寸步难行,现在一下子失去了这么多良马,部队顿时元气大伤。
没过多久,李光弼就将史思明叛军的这部分主力消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