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在太空如何洗澡
由于太空中没有重力,水会在空中飘浮,少量的水也会呛伤人,甚至溺死人,因此在太空中洗澡是件麻烦事。但长时间生活在太空中的航天员必须洗澡,美国的“天空实验室”和苏联/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站都有“洗澡间”。早期的洗澡间实际上是一个不透水的强力尼龙布制成的圆柱形淋浴罩,上连天棚下接地板,顶部有水箱、喷头和加热器。
洗澡前航天员要戴好呼吸器、耳塞和护目镜钻进这罩中,待密封后呼吸器与外界相连,就可打开水龙头洗澡了。由于没有重力,水是不会自动从喷头中流下来的,需要给水箱中的水加压,使水流通过喷头喷出来。洗完澡的水要被净化吸附装置收集到废水箱中,经净化后再重复使用。
后来美国科学家对太空浴室进行了改进。他们把浴室变作一个浴罩,罩内被施以0。8个大气压,浴罩下部装有抽风机,航天员洗澡时打开淋浴龙头和抽风机,上面洒水,下面抽水,这样便有身处地球一样的沐浴效果。虽然水能够净化回收,但太空舱内的储水终究有限,所以美国航天员平时也只是用浸透浴液的海绵擦擦身体,沐浴仍是每周一次的“节目”。
航天员在太空如何睡觉
航天员在太空始终处于飘浮状态,他们可以站着睡、倒立着睡、悬空睡而不影响睡眠质量。在太空中睡觉最大的优点还在于不需要床,只要在居住舱内找一个既不影响别人行动,又不受干扰的角落,就可以睡上一觉。但是必须把身体固定住,防止睡着后,呼气或翻身所产生的推力使航天员在舱内飘来飘去,碰伤自己或损坏航天设备。此外,航天员一定要将手臂放进睡袋里,把双手束在胸前,以免无意中碰到仪器设备的开关。在失重的环境中,睡眠中的人会有四肢脱离躯干的感觉。一名前苏联的航天员就曾在半睡半醒间把自己放在睡袋外的手臂,当成向自己飘来的“怪物”,吓出一身冷汗。
我国“神舟”6号飞船的航天员睡在轨道舱内的睡袋里,睡袋是一个具有长拉链的保暖织物袋,一般固定在一侧光线较暗、噪声较小的舱壁上。由于微重力状态,“神舟”6号飞船的航天员很容易钻进睡袋内,拉上拉链,头部在外,双耳戴上耳塞,双眼戴上眼罩,即可入睡。
神奇的“太空马桶”
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下大小便,是一件比较麻烦、复杂的事情。尤其是长期轨道飞行时,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要设计出一套复杂的能除臭、供水、易于消毒的收集系统。如果设计不好,大小便因微重力会从马桶中飘出来,在座舱内到处飞舞。航天员在飞船起飞、着陆,以及舱外太空行走的时候,如果想方便,则需要使用超吸湿性的成人尿布。
航天员在太空“方便”时,第一步是将自己固定好。首先固定好鞋,然后固定好下身,双手握住马桶两边扶手,最要紧的是屁股须与马桶边缘贴紧,使马桶内部与外边完全密封。所谓“抽水马桶”实际上是“抽气马桶”——因为马桶内不使用水,而是用气。小便则用一个特制漏斗收集,小便桶定期会向宇宙空间排放。大便袋中的大便经压缩处理,暂时存放在马桶内,最后被带回到地面上来。
太空厕所一旦出现问题,将给航天员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美国航天飞机执行第12次飞行时,航天飞机上卫生间小便装置出口处结了冰、堵住了厕所,机上的6名(5男1女)航天员几乎陷入困境。在请示地面指挥系统后决定:女航天员继续使用厕所,其他5人一律使用备用的大小便收集袋解决大小便问题。
在太空时间是否比在地球上快
排除心理和主观的因素,在太空时间并不比地球上过得快,恰恰相反,在太空中时间过得比地面上要“慢”。这是因为,按照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存在一个“时间膨胀”的作用。在航天飞机飞行中,轨道速度仅为光速的很小部分(1/42857),因此所谓的“时间膨胀”的作用还是很小的,可以忽视。
例如,1985年在“挑战者”航天飞机上的一个实验中,航天员使用一个非常精确的原子钟进行了名为NAVEX的飞行实验,发现每秒钟飞行原子钟就会慢0。000000000295秒,几乎与爱因斯坦公式中所预测的一样。在一个连续十天(864000秒)的航天飞行中,时间慢了0。000255秒(255微秒),这样航天员在返回地面后会比待在地球上年轻255微秒。但实际上从身体变化的情况来看,由于失重对人体的不利影响,航天员衰老得要更快。
如果考虑主观和心理因素,在太空中时,航天员的时间经常被一大堆的事情安排得满满当当,时间似乎比他们希望的或预想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