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人都说那是个美丽的艺术之都,是个富饶安逸的地方,究竟是怎么个美、怎么个安逸法?这次我参加了北京旅行社的“新加坡一地自由行”,脚踏实地体验了一回。
语言是基础,否则你连乞丐都没得做
因为飞机晚点,我弄不清将什么时间抵达新加坡,于是一登机就冲那浓眉大眼的漂亮空姐问:“请问几点到新加坡?”空姐冲我只是笑而摇头,于是又问第二个,“不懂!”这一个用了两个平声“不懂”的,显然是生硬的华语。此时我猛然发现,这机组人员都不是中国人,我乘坐的是印尼航班,乘务员全是印尼人。我只好不再言语,扳着指头算从北京到新加坡约6小时,那么我应在半夜11点才到新加坡,我给接我的人用手机发了信息。在机舱里,我们听着一句也没听懂的华语、英语的交替广播,靠的只是在空姐的手势下关掉手机、系好安全带等。
我第一次感觉到语言不通所带来的障碍。当空姐问及:“water(水)?coffee(咖啡)?”时,一个个旅游者都成了不会说话的小孩子,他们或点头哈腰或摇头晃手,指着orangejuice(橘子水)说要water(水),想要rice(米饭)却拿了noodle(面条),打哑语弄得笑话百出。当空姐问我要什么时,我想说“要饭”觉得不妥,心里想吃米饭可是不会说,想做手势但又表达不出来,想指指点点,可盒子封着看不见,于是我只能碰运气随便要了一个,结果是面条。此时想起曾有一位同仁讲述过,他去欧洲旅游,出门时忘记取钥匙牌,后来开车时间要到了,他去房间取行李进不了门,找来服务员和酒店保安,向他们比画了半天索“钥匙牌”,但他们就是“不懂”。眼看车发动了,他急得双脚一跳冲向那房门,同时一脚向门踹去。“OK,OK。”他们飞速阻止这一鲁莽行为,同时也总算知道了需要钥匙。所以我的第一个经验是,要做个现代“玩”家必得学点儿英文,否则你就得随身带本英汉小词典,至少你要把“米饭”二字学会并牢记,否则你出了国门连乞丐都没得做!
鱼尾狮,新加坡的标志传说
新加坡位于东南亚,是马来半岛最南端的一个热带城市岛国,面积682。7平方公里,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年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24-27℃。所以一下飞机,从北京裹着的一季冷气一瞬间便被消释在新加坡摇滚的热浪里,人一下子就像蜕了茧壳的蚕,轻松得只差展翅起飞了。
去哪里玩?这是每一个“自由行”旅游者从机场出来后第一个要考虑的问题。“去鸟公园!那里是东南亚最大的飞禽公园,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奇形怪鸟。”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攻读MD(医学硕士)的女儿向我首推此景点。可我首先想看看这里的民族风情,于是去新加坡标志河,在那里听鱼尾狮的传说。鱼尾狮像位于新加坡河畔,安德森桥边,矗立于新加坡河入海口,凝望着大海。它的上半身是狮子,下半身是鱼,像高8米、重40吨。有关它的传说,在鱼尾狮像后的4块石碑上有,在圣淘沙公园里有,在人们的口传中更有:
据马来史籍记载,公元1150年左右,苏门答腊的室利佛逝王国王子乘船到达此岛,看见一头黑兽,当地人告知为狮子,于是这里遂有“狮城”之称。由于当地居民受印度文化影响较深,喜欢用梵语作为地名,新加坡是梵语“狮城”之谐音,而狮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征,故以此作为地名。
根据马来人的记录,狮城传奇来自斯里维查雅帝国的王子桑尼拉乌塔马。公元11世纪,发现了位于东西方交会点的新加坡岛屿,帝国王子在登陆的时候遇到一只奇怪的野兽不让他上岸,后来他才知道那是只狮子。于是,王子将自己的王冠摘下送给了这头体形巨大的野兽,戴上王冠的野兽忽然变成了一只狮头鱼尾的“鱼尾狮”,终日守卫在新加坡海岸上。后人便把它视为新加坡的标志和象征,塑其像与国民朝夕相伴。
更具文化多样性的民族大家庭
据说新加坡有绕城的观光巴士,成人只要买一张5新币的通行车票,便可上下3条路线的巴士周游全国,我决定一试。
新加坡有条华人街俗称“牛车水”,英文是Chinatown,外国都叫唐人街。街道较宽,因为刚过圣诞节又临近元旦,所以街道两边既有大红大绿象征中国年俗的“福”字、灯笼和彩柱,又有象征西方年吉祥物的圣诞树。唐人街最大的建筑是唐城坊,这是华人传统文化的集聚地。这里晚上会有卖艺的、卖唱的,玩杂技的,还有许多卖华人传统服装、手工艺品的。我正巧穿着今年夏季刚上市的一件碎花短袖唐装新款,一位店主指指我的衣裳问:“你在哪里买的?”我笑答:“中国!”她说一看便知是在中国买的,好典雅!那一刻,我很得意,因为我这件衣服其实很廉价,而且是在中国西部一条顶小的商品街上买的。在唐人街最具吸引力的正宗的中餐馆,如川菜馆、天津馆和火锅店等,除此还有挂着北京同仁堂招牌的中药铺。
徜徉在这个传统与现代交会的社群里,我又想起前日在机舱里一句也没听懂的“华语”广播。朋友甲说:“是华语吗?你能确定?你可知新加坡国语为马来语?”呵,真的?这无不令我惊讶,要知新加坡人口中77。3%是华人,14。1%是马来人,7。3%是印度人,1。3%是欧亚混血人种和其他民族。而且中国大陆现在来新加坡的人越来越多,其中很多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他们要么讲华语,要么讲英语,印度泰米尔语也是常用语言之一。所以地铁里面播音员播报乘车注意事项时,一般都是先英语报一遍,然后是中文,然后再是马来语,最后是泰米尔语。
看着身边的新加坡人,我突生一种感觉,我觉得人真是种奇特的动物,大家都是人却说着能表达相同意思的不同语言,再说国家不同,行为艺术上也有很大差异,你在这里可以发现世界上的人其实都在按自己的方式生活着。所以,你对你身边的人在生活方式上有什么不适宜的做法,你没必要感到奇怪,人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晚上我在留学生们租住的经济楼下住宿,看见新加坡人在办丧事,灵柩后墙挂着大红刺绣精美布景,上面用中国丝线彩绣着花草鱼虫。令我大惑不解的是,灵前的挽联、孝布、孝棚全是黄色而非白色,棺材也似一只精致的黄色皮箱,灵堂前念经的和尚也同样披着黄色袈裟,那些吊唁的人们倒是全穿白色T恤。朋友说橙黄色在印度象征牺牲,也是教士法衣的颜色,这也可能与佛教有关,因为新加坡是个信教的地方,主要宗教为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印度教,东南亚的华人很多都是信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