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心不稳,比任何可怕的敌人都难对付。
罗马共和国的名将恺撒与庞培两强之间的战斗打响后,恺撒准备向意大利进发。公元前49年,一个出乎意料的难事,出现在恺撒面前,那就是他手下的士兵们拒绝从军(罢战)。这种事儿,恺撒还是第一次遇到。
第一次“什一杀”
恺撒接到第九军团军心不稳的报告之后,匆匆赶往士兵们休息的皮亚琴察。罢战不是起义,也不是叛乱,但如果应对不当,它也有演变成叛乱的危险。
罗马士兵的年薪,接近一般市民的年收入,从经济收入方面看,士兵们是社会的中坚力量而非底层。正因为如此,士兵们在思想意识层面自视甚高。除了历史名将汉尼拔和苏拉外,几乎没有总司令没遭遇过部下拒绝从军的突发状况。即使尊贵如亚历山大大帝和大西庇阿,也有过士兵罢战的经历。对总司令而言,士兵罢战并非是否会发生的问题,而是如何才能处理得更好的问题。
第九军团与第十军团一样,他们是恺撒像培养孩子一样亲手培养出来的,是他最值得信任的军团。他们知道恺撒控制西方之后,正要面对庞培,他这个时候是不会让一个士兵退役的。所以虽说提出即时退役,但实际意图是想增加军饷。
恺撒到达皮亚琴察之后,单刀直入地对他们说:
“诸位战友:我想成为得到诸君爱戴的司令。像我这样为着诸君的安全着想,不忘让你们得到丰厚的经济收益,不忘提高诸位作为战士的名誉的人,再也没有了。但是,或者说正因为如此,我不能允许诸君如此为所欲为。”
“这世上有两种人:指挥者和被指挥者。指挥者对被指挥者有责任,被指挥者对指挥者也有义务。就像老师和学生、医生和病人、船长和船员一样。无论如何,我们只有各自完成好各自的任务,才能期待得到好的结果。”
“和庞培之间的抗争,你们要相信,公正是在我们这一方的。正因如此,诸位才会跟随我。然而虽则占据了公正的立场,如果在实施阶段忘记了公正的话,又将何去何从呢?难道不是令我们失去指责庞培方不公正的资格吗?诸位都是罗马市民,而正因为你们是罗马市民,我才不允许你们忘记自己所持的公正。”
接下来,恺撒像投石击水一般,面对着沉默的士兵们斩钉截铁地说:“我拒绝接受你们的要求。”恺撒不仅拒绝了他们的要求,甚至还说要将他们处以“什一杀”这一罗马军中最严重的惩罚。
所谓“什一杀”,就是每十个人通过抽签的方式选出一个人,而剩下的九个人,则用棒子将那个人殴打致死。即便是在军规森严的罗马军中,也仅有极重的罪过才会处以这种刑罚。沉重不堪的沉默,笼罩着全军,恺撒对这样的气氛视而不见。他命人拿出士兵们的名单,准备抽签决定被施以死刑的人。
事情至此,与剧本中预先设置的一样,幕僚们出场了。幕僚们劝说恺撒,这些都是长年跟随恺撒身边出生入死的人,希望能原谅他们一时犯浑云云。但是,恺撒丝毫不为所动,幕僚们唯有叹气而返。军团长、大队长们也开始再三向绷着一张脸的恺撒求情。第九军团的士兵们顿时失去了之前的气势,面色凝重地看着恺撒。刚刚三十而立的他们和已进入50岁的恺撒之间,毕竟有着15岁甚至20岁的差距。
最后,总司令终于开口。但是,他并没有说取消施行“什一杀”,而只是说:“刑罚延期执行,在下一个集结地布林迪西,能不能再看到诸君,就要看诸君的表现了。”
言毕,他就向首都罗马进发了。所有在北意大利行省休息的恺撒军官兵,向着南意大利的港口布林迪西进发。到达布林迪西时,第九军团的士兵们一个也没有少。说也不用说,“什一杀”就这样中止了。
第二次欲擒故纵
两年后,恺撒大胜庞培,平定埃及。返回罗马期间,恺撒接二连三地收到在罗马处理内部事务的安东尼发来的急报:罢战又发生了,精锐军团中的部分士兵,集体要求退役。此次的主谋,是第十军团的士兵们。
恺撒一手调教出来的第十军团,在地中海世界里可谓家喻户晓。英雄军团如今举起罢战的大旗,这事非同小可。况且,对恺撒而言,现在正是需要他们前往北非肃清庞培余党的关键时刻。
恺撒对近侍们的劝阻置若罔闻,连日耳曼骑兵侍卫们都没带,策马横穿罗马城,单骑出现在闹事的士兵们眼前。时隔一年(这一年他没指挥第十军团),再次与第十军团士兵们相见的恺撒,没有任何寒暄,而是突然开口道:“说!想要什么?”士兵们纷纷叫嚷着要求退役。实际上,他们也很清楚,这个退役的要求,不过是希望恺撒能答应增加军饷、提高奖励而已。然而,恺撒只说了一句话:“我准了。”
闹事的士兵们没料到恺撒会这样回答,广场上陷入一片沉寂。面对哑然的士兵,恺撒接着说:“乡亲们,我恺撒一言九鼎,在我及我的士兵们得胜凯旋之后,各位的饷银及其余奖赏,定会如数给付。在此之前,请乡亲们到安全的地方静候。”
恺撒的这一声“乡亲们”,在以精锐自居的第十军团士兵们听来,无异于晴空霹雳。这下他们真成为了退伍士兵,成为和恺撒无情无缘的普通老百姓。多少年来,一直被恺撒热切对待的“战友们”,现如今却成了“乡亲们”。
这种被恺撒当成陌生人的感觉,让第十军团的士兵们深受打击,再没心情要求罢战、要求加军饷。士兵们一边流泪一边高喊道:“我们要重回军队。”
不过对于这一切,恺撒不再应答。曾经意气风发的第十军团,此刻显得无比消沉。在随后北非战役的备战过程中,恺撒下令麾下军队在西西里岛的马尔萨拉集合,却独独没有通知第十军团。被冷落的第十军团像只丧家犬一样,夹着尾巴默默跟在前往西西里岛集结的大部队后面。等他们再度接到恺撒的参战命令时,已是两个月以后的事。
这一次恺撒又赢了。古代的历史学家们在介绍这一幕时,异口同声地称赞恺撒:“仅出一言,便已扭转乾坤。”如恺撒自己所说:“文章好坏,取决于言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