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欢迎您!
首页 >  实用工具 >  文摘 >  热读 >

位置与距离

文彦博在北宋历史上是一个很特别的人,他出将入相50年,却历经各种政治风波而不倒,以92岁高龄无疾而终,这是极为罕见的。文彦博历经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位皇帝,不管是老皇帝,还是重孙子辈儿的小皇帝,对他都极为信任,十分亲近,他为官的秘密何在呢?

公元1069年,宋神宗任命陈升之为宰相,同时他又做出了一件打破常规的事,那就是在朝堂上觐见的位置,将担任枢密使(最高军事长官)的文彦博,排在了陈升之的前边。宋代重文轻武,按常理应该是文官的位置排在武官之前。对此,神宗给出的理由是,文彦博是朝廷重臣,资格老,功劳大,所以要排在第一位。

神宗对文彦博的这份感情,还是源于他老爸。仁宗皇帝没有儿子,有一次他生了病,而且病得还不轻,时任宰相的文彦博非常担忧,就和富弼商量,建议仁宗皇帝早立储君。仁宗皇帝同意了他们的意见,并让他们在皇族宗室子弟中推荐人选,在韩琦等人的推动下,英宗接班当了皇帝。后来英宗知道了事情的原委,曾当面对文彦博道谢说:“我能够登上皇位,都是仰仗你的力量啊!”文彦博连连推辞,回答说:“陛下能够当上皇帝,完全是先帝和皇太后的意思。而且陛下登基的时候,我还在京城以外,是韩琦等人依照先帝的遗愿拥立的,我怎么敢自居功劳呢?”英宗说:“话虽这么说,但此事最初是你的提议,所以你还是对我有恩的。”文彦博极力推辞,不肯居功。到了神宗皇帝,得知仁宗立嗣的缘由,对文彦博依然满怀感激之情,文彦博还是报以对英宗皇帝的回答,神宗说:“你和韩琦等人在我先父继位这件事情上,就好像西汉丙吉、霍光等人拥立汉宣帝,虽然各自具体工作不一样,但都应该是此事的功臣。”并下旨加封他为两镇节度使,文彦博坚决推辞,没有接受。

有这份感念之情在,把资格最老的文彦博排在宰相的前边,虽有些超越常规,但相信也没人能说得出什么,文彦博对于这样特殊的优待,还是选择了拒绝。他说:“自我朝开始,从来没有枢密使位次居于宰相之前的,只有曹利用任枢密使时狂妄自大,悍然站立在宰相王曾等人前列。我本人还稍稍知道一点礼节,不敢效法他的做法而紊乱朝纲。”没有办法,神宗皇帝也只好尊重他的意见。文彦博每次上朝,心安理得地居于年轻的宰相后边,没有半点不平之色。

到了哲宗皇帝时,文彦博已经九十高龄,但对这个小字辈的皇帝,他一如既往,毕恭毕敬,说话做事一点也不敢马虎,只要有皇帝在,他常常终日站着,从没有倚老卖老地要求坐一坐,休息休息。有一年殿考进士,哲宗皇帝担任主考,文彦博任副考官,站在旁边辅助皇帝。哲宗有些不忍,就对他说:“太师,你年纪这么大了,请你坐一坐,稍微休息一下。”文彦博说:“陛下在,哪里有我坐的位置呢?”坚决不肯就座。

文彦博不卖老,不仅是因为面对的是皇帝,在生活里也是一样。他晚年定居洛阳,与道学大家邵雍、程颢、程颐兄弟宾主来往,如布衣之交,从来没摆过当朝一品宰相的谱。他爱好诗词歌赋,与富弼、司马光等十三人组成了一个文学社团——“洛阳耆英会”,平时诗词唱和,互相酬答,文彦博提议社团里排定座次的原则是“序齿不序官”,就是根据年龄而不是按官职高低,其谦和的精神备受推崇,而他则以身居人后为乐。

身为四朝元老,功劳不可谓不大,资格不可谓不老,但文彦博始终清醒地知道自己的位置,从没有飘飘然不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正因为位置摆得正,才让与之交往的人有一种安全感。位置其实就是距离,人际交往中的亲密无间,实际上是来自距离的得当。从这点说,文彦博的确是一个为官和处世的高手,虽身处高位,却不被人嫉妒,原因就是在任何时候,他都知道自己站立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