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欢迎您!
首页 >  实用工具 >  文摘 >  视野 >

北极“圈地运动”中的俄罗斯

破冰船与温室效应

对于忧心全球变暖的人士而言,这绝对是个坏消息——北极冰盖不断融化,降低到了历史的最低水平。但对于俄罗斯来说,未验证的危险中似乎藏着一种新的机遇。

“俄罗斯是北极大国,必须有一支强大的破冰船队!”2010年,普京在叶卡捷琳堡一次以西伯利亚亚马尔发展为议题的发言中斩钉截铁地说道。在2012-2020年间俄罗斯将建造至少3艘新一代核动力破冰船。

俄罗斯的目标很明确:北极是世界油气储量最大地区之一,但北极条件也是最恶劣的。为了在类似条件下运输货物,最有效的工具就是核动力破冰船。

俄罗斯的“冰帽子”可能消失,在俄罗斯朝野,对北极冰雪的消融都有一种莫可名状的焦虑,就像日本人常常会担心脚下的岛屿忽然沉没。

在另一面,俄罗斯对于北极有着一种特别的感情。早在彼得大帝时期,俄方就多次组织探险队对北极进行考察,收集相关地理和地质信息。沙俄帝国覆灭之后,无论是苏联还是俄罗斯,这个被称为“北极熊”的国家一直是最长于建设破冰船的国家,不过普京和他的幕僚们都必须面对一个事实:它们过时了。

这些破冰船,大多建于苏联时期,在本世纪中叶,它们的使用期将结束。更多的破冰船尚未制造完毕,就遭遇了夭折的命运。

“胜利50周年”号就是其中的代表,它于2007年投入使用,虽然1989年10月4日就已开工并于1993年12月29日下水,但随后的建设因缺乏资金而被暂时中断。直到2003年恢复建设并最终建成。今天它是世界上功率最大的新型核动力破冰船。制造“胜利50周年”号的波罗的海造船厂故事大概可以成为这一段“钱荒史”的注脚。

在苏联解体之时,主要制造破冰船的工厂波罗的海造船厂落入私人企业家手中,它被纳入了“联合工业集团”,这个集团属于经济寡头谢尔盖·普加乔夫的“国际工业银行”。尽管谢尔盖·普加乔夫和克里姆林宫的关系甚好,但这个出身于图瓦共和国的富商从来都没去想发展该厂。2011年俄罗斯国际工业银行破产,波罗的海造船厂归属央行,作为贷款抵押。2011年9月资产终于被转交给国有的联合造船集团。2012年7月后者用2。243亿卢布收购了央行的波罗的海造船厂。

在国有企业成为该厂正式主人后,建造新型破冰船的计划终于被提上日程。俄罗斯生怕自己的脚步有所迟缓。

群豪逐鹿北极

俄罗斯对新型破冰船孜孜以求的背后,是北极“圈地运动”的越演越烈。

目前,俄罗斯、加拿大和丹麦都主张罗蒙诺索夫海岭是其各自领土的自然延伸。罗蒙诺索夫海岭发现于1948年,起自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群岛附近,大致上沿着东经140度线通过北极,延伸到加拿大北部的埃尔斯米尔岛东北侧,正对着丹麦的格陵兰岛。

2001年,俄罗斯率先向联合国申请罗蒙诺索夫海岭是其领土延伸,但因证据不足被驳回。

事实上,近年来,多国在北极宣誓主权、展示军力的行为,正呈现日趋明显、密集、强硬的趋势。2007年8月,在代号为“北极-2007”的深海考察行动里,俄罗斯科考队员乘深海潜水器,从北极点下潜至4000多米深的北冰洋洋底,并在洋底插上了一面钛合金制造的俄罗斯国旗。

一旗激起千层浪。面对俄罗斯的这次“插旗”行动,加拿大和美国都迅速作出了回应。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汤姆·凯西说:“我不太清楚他们在海床上放了一面金属旗子,一面橡胶旗子,或是一张床单。无论如何,这种做法都没有法律地位和效果。”

在俄罗斯、美国之外,与北极有着密切地缘关系的加拿大、丹麦以及挪威,都声称它们是北极的主人。2012年8月下旬,加拿大总理哈珀例牌一样地巡视了加拿大北部的育空等地区,此行重点之一是视察陆海空三军在这一地区举行的宣示主权的年度军演;2010年,挪威甚至将军事指挥部前移到了北极圈内的雷坦;丹麦的行动更早,早在2004年该国政府就宣布派出一支科考队以证实其对北极拥有主权,丹麦提出此项宣称的依据是一个新的地理数据,数据提供了罗蒙诺索夫海底山脉的延伸,按照丹麦官方的说法,这一段在海底隆起的山丘,把北极点和格陵兰岛连接在一起。

“现在所有环北极国家都在进行北极开发,美国阿拉斯加北部、俄罗斯和挪威的开发已经风生水起,加拿大北部、冰岛、格陵兰岛和丹麦也日益活跃。”北极理事会主席GustafLind曾经如此说道。

各国对北极地区的争夺之所以如此激烈,当然不是想往冰雪世界大批移民,而是看上了尚未开发的丰富资源。全世界未探明的石油有13%在北极,天然气则占30%,如果冰雪消融,北冰洋则成为名副其实的海上航道,这不仅意味着世界能源开发版图发生变化,也使世界战略交通地图得以改变。对于俄罗斯而言,如果不能独占鳌头,这些都算不上好消息。

俄罗斯的进击

2013年8月,俄罗斯再次向联合国申请,希望将罗蒙诺索夫海岭划入俄罗斯大陆架己方外边界。在未获同意的情况下,俄罗斯北方舰队舰艇编队驶离主要海军基地北莫尔斯克市,向北极东部地区进发。舰艇编队包括彼得大帝号重型核动力导弹巡洋舰、奥列涅戈尔斯克矿工号和孔多波加号大型登陆舰、救援拖船、中型海上运输船和油轮。

北方舰队司令弗拉基米尔·科罗廖夫上将曾说过,北方舰队舰艇编队出海是为了捍卫俄罗斯主要北极强国的地位,加强国家安全,确保在国家利益区的正常经济活动。

俄罗斯之声广播电台也表示:俄罗斯在北极地区日益增长的军事积极性,是对西方国家行动的回应。莫斯科当局被迫无奈的采取这种措施,以便保卫自己的地缘政治利益。

在此背景下,10月初,普京和梅德韦杰夫一起出席统一俄罗斯党代表座谈会时,有人问到了关于俄罗斯开发北极计划的议题。结果普京的回答出人意料的强硬:“几个世纪以来,北极的主权一直归俄罗斯。北极是俄联邦不容剥夺的一部分,并且今后也是。”

普京认为美国的潜艇在挪威近海待命,美国的导弹从那里发射,只要16或17分钟就能打到莫斯科。在这种情况下,将北极交由他人管理的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

俄罗斯地理学会莫斯科分院副院长阿尔卡机·季什科夫在一次接受中国记者的采访时,就提出过一个看法:北极的沿海线40%属于俄罗斯,这就确定了俄罗斯对本地区的责任。这基本代表了俄罗斯官方的观点,同时也是俄罗斯民间的态度。

俄罗斯的官方和民间都对核动力破冰船充满了热情,而俄罗斯的军方对北极的态度更加坚决,俄军有专门的北极作战旅,作战旅有自己的常驻营地,一旦需要,部队将被派往北极圈里的指定地区完成任务。

然而,从苏联时期开始,这个国家实际上就没有标示北极边界的设施,比如边境瞭望塔、监控区、铁丝网等等。但在全球变暖导致北极冰层融化和北冰洋南部地带全年通航后,建设北极边界设施的必要性浮现出来。普京一直坚持要求俄军方在北极建设边防设施,两个北极作战旅则负责维护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国防安全,他们的制服、饮食和装备都必须适应北极地区的环境和气候。

俄罗斯政府甚至计划在北极圈内修建一座超现代化城市乌姆斯,建造这座城市将耗资40亿英镑(约合408亿元人民币),它将位于新西伯利亚群岛距离北极点1600公里处的一处偏远岛屿上。这里强风肆虐,是地球上最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这里将驻扎士兵、边防警卫、情报机构官员、科学家以及探险者。

俄罗斯气势汹汹,更多的国家则希望北极的开发能借鉴“南极经验”:毕竟,围绕南极的国际条约已经比较充分,对于南极的土地使用,南极基本上处于一种有规则的“明战”中。